学习知识|间离效果是谁提出的,间离效果名词解释


布莱希特的“第四堵墙”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让观众看戏,但并不融入剧情 。

详细的说
间离的德文是“Verfremdung”,这是布莱希特专门创造的一个术语 。 孙君华在《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中指出布莱希特在《娱乐剧还是教育剧》(1936)一文中初次阐述间离效果时袭用了黑格尔的“异化”(Entfremdung)一词[3] 。 “Entfremdung”的本意就是疏远的意思,至少在黑格尔那里,其内涵是取其本意的 。 然而异化(Entfremdung)这个词到了马克思乃至卢卡奇那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 [4]后来布莱希特另造新词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误解 。 莱因霍尔德·格里姆在《陌生化——关于一个概念的本质与起源的几点见解》中,将 “Verfremdung”的来源之一追溯到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恐怕是一种望文生义 。 “Verfremdung”在英文中通常被译作Alienation[5], 原意指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 。 也有人将其译作“estrangement”[6],也是疏远的意思 。 由此,其中文直译当为“疏远”,而“间离”也有疏远之意,这是一种更为书面化的译法,“陌生化”则是比较通俗的说法 。 布莱希特常将“Verfremdung”与“effect”(效果)构成一个短语,其中文意思应当是“疏远效果”,通常译作“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亦无不可 。 而“间情法”或“离情作用”,以及黄佐临先生曾竭力主张的“破除生活幻觉的技巧”等译法,由于它们距离“疏远”的本意太远,难免会给理解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独特内涵造成误解 。

间离理论是布莱希特为推行“非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新型戏剧而在“戏剧结构、舞台结构和表演方法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实验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叙述体戏剧所特有的特征 。 国内长期以来总倾向于将间离理论视为一种表演方法 。 例如王晓华在《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新评价》中所归纳的:间离“作为一种方法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1. 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2. 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剧中人 。 ”[2](P. 24)就间离理论而言,表演层面仅仅是其产生作用的外延之一,与其并列的至少还包括导演处理、舞美手法、音乐处理、以及戏剧结构和文本修辞等方面 。 布莱希特之所以更偏爱就表演问题论间离理论,是因为对于完整的戏剧实践过程而言,剧本创作和舞台表演相对来说是在所有实践环节中更为关键的,在剧作层面,作为剧作家的布莱希特无须多言,只要提供符合间离理论的作品即可——事实上他正是这样做的,而作为导演,他就必须让演员甚至观众明白如何在表演及对演出的欣赏中体现、实践、理解和接受间离理论 。 如此看来,他的这种理论偏爱体现着一种高明的理论宣讲策略 。 但作为研究者而言,绝不可以就此将间离理论仅仅视为一种表演理论,并仅在这一层面推究间离理论的内涵 。 如果我们将概念的外延当作其内涵,并据此展开反思,如此行事,不产生某种认识上的偏差倒是不可思议的 。 我们要对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作出全面的认识以及反思就必须从它真正的理论内涵出发 。

间离理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我们先看看布莱希特本人对此是如何界定的 。 在发表于1939年的《论实验戏剧》一文中,他曾对此做了比较详尽的阐释:

“什么是陌生化?

对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 让我们再拿李尔王由于他的女儿们对他忘恩负义而产生愤怒作例子 。 采用感情共鸣的技巧,演员能够这样表演这种愤怒,就是让观众把愤怒看作人世间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不能想象李尔王怎么会不愤怒,他与李尔王完全融合在一起,感同身受,他自己就掉进愤怒的情绪中去了 。 采用陌生化技巧的演员则相反,演员表演李尔王的愤怒可能使观众对之产生惊讶,因为演员可以不表现李尔王的愤怒而去表现他的其它反应 。 这样,李尔王的立场将被陌生化,这就是说,他的立场被表现为独特的,奇怪的和瞩目的,亦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去表现,它不是一种理应如此的现象 。 这种愤怒是人性的,但不是共通的人性,有些人就不会产生这种愤怒 。 不是一切时代的一切人在具有李尔王同样经历的时候,都会产生这种愤怒的 。 愤怒是人永远可能具有的一种感情反应,但李尔王这种表达愤怒的方式和产生愤怒的原因是和时代相联系的 。 由此看来,陌生化就是历史化,亦即说,把这些事件和人物作为历史的,暂时的,去表现 。 同样地,这种方法也可用来对当代的人,他们的立场也可表现为与时代相联系,是历史的,暂时的 。 ”[3](P. 62-P. 6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