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谁,朝露待日晞中晞的意思是什么( 二 )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是即景说理 , 谈游山的体会 。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 , 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 局部而已 , 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 这两句奇思妙发 , 整个意境浑然托出 , 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 游山所见如此 ,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 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 摆脱主观成见 。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谁 作品:题西林壁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
缘:因为 。
此山:指的是庐山 。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 , 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 ,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 , 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 游览庐山 。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 , 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 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 并借景说理 , 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 如果主观片面 , 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实写游山所见 。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 , 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 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是即景说理 , 谈游山的体会 。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 局部而已 , 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 游山所见如此 ,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 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 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 摆脱主观成见 。

这是一首哲理诗 ,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 借助庐山的形象 ,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 故而亲切自然 , 耐人寻味 。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 , 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 。 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 , 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 , 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 , 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 , 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 。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 , 而在于富有理趣 。 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 , 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 , 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 , 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 。 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 , 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 , 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 。 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 , 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 , 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 , 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 , 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 , 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 , 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 , 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 , 就会不见全局 , 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 , 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 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 , 旁观者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