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农历是谁发明的,阴历和阳历谁发明的( 四 )



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 是一种阴阳合历, 以月相定月份, 以太阳定年周期 。 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 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 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 可能为30日或29日, 12个月为一年 。 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 第1、3、……23等奇数为“节”, 第2、4、……24为“气”, 或“中气” 。 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 约隔每四年增加一个月, 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 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 没有气, 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 。 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 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 为29或30天, 闰年为13月, 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 闰年为384或385天, 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 为每个月的开始, 称为(朔日)初一 。 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 日最短为冬至, 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 得到24节气 。 通常, 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 为正月 。 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

从古代起, 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 夏朝时, 以冬至月为正月, 按干支记年法是第一个月, 即“子”月;商朝改正朔, 推后一月, 周朝又改正朔, 又推后一月, 汉朝定立太初历, 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 但民间不再改变, 始终以正月为新年, 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

每位皇帝即位时, 要改年号纪年, 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 但从明朝开始, 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 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 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 如“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 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 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 。 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 除了清代的康熙, 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 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 年代就相当清楚, 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绪元年或1875年, 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

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 如苗族四月八, 壮族三月三, 白族三月街等, 都是以中国农历为依据 。 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 。

早期历法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 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 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 。 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 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 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 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 。 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 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 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 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 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 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 。 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 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 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 用“闰月”, “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 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 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 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 。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周朝王室衰落, 诸侯各行其是, 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 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