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典型表情

作者:黎荔
中国人的典型表情
【中国人的典型表情】在大街上找一个固定的观测点 , 好好观察一下 , 在你身边川流不息匆匆走过的人们 , 真实的生活就会为你呈现那样粗疏的灰扑扑的质地 。 那些一一经过的人们的面部表情--有的麻木 , 有的萎靡 , 有的呆滞 , 有的焦灼 , 只有孩子看上去没有受到这些心境的影响 , 依然有着一副鲜活自在的模样 , 可能他们无从了解他们的父母所承受的压力 。 但早晚等待着他们的 , 也许是张爱玲早就说过的一番话:“少年时代是人生的伊甸园 , 散场时间一到 , 我们便被逐出来了 , 睁眼一看 , 已置身于庸俗黯淡的成人世界” 。
中国人的典型表情是怎么的?1984年陈凯歌拍了一部电影《黄土地》 , 里面庄稼汉的表情:呆滞、木讷、麻木 。 陈凯歌用大特写加以突出 , 让我那么震动地看到了典型的国人表情 。 影片台词很少 , 肢体语言也不多 , 除了爬山基本就是靠沉默和眼神去传达各种情绪 , 所以人物脸上的各种细微表情就是戏 。 整部电影的主题 , 我认为是在表现黄土地上的人们的巨大韧性和耐力 , 但也同时表现了人们心灵的闭塞和保守 。 影片不是对国民性的简单批判 , 更不是在贬低黄土地上落后生态 , 而是通过表现陕北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 , 表达了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 。 一直难以忘怀其中人物的种种表情 , 那是中国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生活状态 。 生存是第一要义 , 民以食为天 , 只有黄土地 , 才是真正的主人 。 在黄土地面前 , 所有人都是做不得主的客人 。 在一种残酷生存之道下 , 面对逼仄的人生 , 也许变得麻木是最好的对抗方法 。 呆滞苦涩的表情 , 只是人们活得太累之下的习惯性表达 。
《黄土地》中的焦灼、麻木的表情 , 今天还能在国人中普遍看到 。 近几十年来 , 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 , 而个人却如大浪淘沙一般 ,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 , 个人显得很微不足道 , 尽管每个人都在这其中 。 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常想起灵魂 , 因为它早已迷失在错综复杂、纷纷扰扰的生活中 。 生活太喧嚣了 , 又有多少人能平静下来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 拼命追求的是否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 大部分的人 , 可能都是出于一种生活的惯性、妥协、无奈而承担着生活 。 多少人能审视自己生活的态度 , 多少人会在乎自己心灵的充盈?
中国人的典型表情
城市 , 大城市 , 超大城市 , 北上广深 , 今天活在城市的我们 , 每天忙忙碌碌 , 像一群群没有灵魂的躯壳 , 喧闹着 , 躁动着 , 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 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 , 每天忙着上班、忙着吃饭、忙着恋爱、忙着分手 , 忙着各种事情 , 都不知道何时能够停下脚步好好感受自己的人生 , 到最后也不知道忙的原因是什么 , 只是觉得大家都在赶路 , 稍不注意就会被比下去 , 就会被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 。 于是 , 我们都像是永恒转动的机器 , 各自奔波在不知道未来何方的路上 。 城市如同一支狂想曲 , 写满了繁华与怀旧 , 也充满了喧嚣与孤独 , 人们在这里追寻梦想 , 也在这里被现实打败 。 这一点还是走不出当年《黄土地》的主题:扼杀梦想的 , 根本上 , 正是养育你的黄土地 。 温暖而贫瘠的黄土地!它养育你 , 赐福你;它也禁锢你 , 扼杀你 。 这里面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深层悲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