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动作处处分虚实 , 以虚实和阴阳相对 。 太极拳强调全身放松、虚领顶劲、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 , 既要做到上虚下实(特别是胸虚腹实) 。 当然 ,
根据太极拳的含义 , 对身法还有许多要求 。
颈:对于头颈姿势 , 在以前的拳论中 , 有提顶、吊顶、头顶悬、顶头悬、虚
灵顶劲、虚领顶劲、正头起顶、悬顶正容、头顶项竖、虚项收颌、悬顶弛项、头
顶项领等多种提法 。 但归根结底主要是为了做好“项领” , 既要注意头部运动得
法 , 幅度恰到好处 , 利用状态反射使全身自然协调 , 更要避免头颈左右歪斜或过
分前俯后仰 , 避免颈肌硬直 , 失掉灵活性和自然性 , 从而影响全身动作姿势的灵
活完整和身体的自然平衡 。 因之用提、顶、吊、悬、虚、弛、灵等词来加以形容 。
练拳时要求经常注意头部与水平线大体保持垂直的姿势 , 好像头顶上有绳索悬着
似的 , 转头要配合身体的转动 。 头不是脱离身体与手臂而单独活动的 , 运动时头
颈要徐徐的领起腰脊 , 是躯干的旋转上下连贯一致 。 有不少人将“顶劲”错误
的理解成头用力向上顶 , 形成颈部僵硬呆板 , 气血上行 , 破坏了全身的协调性 。
头部姿势的改变会使全身肌肉紧张度(力量)发生变化 。 因为头部位置的改变 ,
引起了颈部肌肉、皮肤感觉及前庭分析器的兴奋 , 并立即报告延脑 , 延脑得讯后
就反射性地重新分配全身肌肉的紧张度 。 因此 , 要想全身轻松灵活地运动 , 头颈
就要大体保持直竖不偏 , 颈部肌肉松弛协调地领起全身运转 。 “满身轻利顶头悬”
是前人多年练拳的经验总结 。 这里必须特别强调头颈“大体”保持端正 , 就是说
练拳时头颈不能死板不动 , 除左右旋转带动躯干的转动外 , 头颈也要随着姿势的
变化而有些轻度的俯仰 。 在推手时 , 有时俯仰还要大些才能便于发劲 。 在拳或掌
击出时 , 颈部就相对移向前外 。 面部要自然 , 眼也要自然睁开 , 随主要手运转 ,
口轻闭 。 ‘
背:胸背姿势 , 拳论上讲首先要做到“含胸拔背” 。 这个要求经常被人误解 ,
做成扣胸驼背的样子 , 既难看 , 又不利于健康 。 所以有人提出“含胸不在胸 , 在
胸则成病”等诀言 , 以纠正扣胸驼背的毛病 。 “含胸”的意思即胸不用力外挺 ,
换句话说即仅仅两臂微微内合 , 胸肌松弛 , 不要挺胸努气 。 能“含胸” , 自然能“
拔背” , 即做到脊背舒展自然 。 “含胸拔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姿势 , 在呼气 ,
身法下降 , 手做推、按动作时多需“含胸拔背” 。 因而 , 在吸气时胸部宜做到宽
舒 , 此时只要做到松肩就会有利于腹式呼吸 。 呼气时所有肋骨及其附着肌肉皆随
地心引力(自重)自然弧形下降松沉 , 胸廓缩小 , 这就叫做“束肋下气” 。 胸间松
开 , 能呼吸舒畅 , 胸部紧张或故意憋气 , 则破坏呼吸的自然深长 。 因此 , 平时也
推荐阅读
- 郑曼青弟子刘锡亨谈太极拳练习要点 太极拳“丹田”与意气潜转
- 為什麼太极拳养生和技击功能会是一体练成的-吴汝华 太极拳与气功,隔一层玻璃窗-沈善增
- 如何才能做到"气沉丹田"-景向辉 太极拳中的辩证法-陶一中
- 陈龙骧老师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 金庸论太极
- 如何练太极拳-吴国忠 太极拳与气功同练好
- 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詹闲筱 太极拳养生论
- 太极拳『修正』十四条 杨氏太极拳的七个阶段
- 吴派太极拳权威王培生先生谈太极拳源流 太极拳三步练法歌诀
- 太极拳的技击和养生 陈雄:太极拳桩功
- 试举一式,来说明真实太极拳...单鞭 陈龙骧:李雅轩先师传授的太极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