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气沉丹田"-景向辉 太极拳中的辩证法-陶一中( 三 )


(五)认真学习拳理拳法,树立辩证思维观念 。 这是做好太极拳运动中阴阳变换、维护肌体阴阳平衡的首要一条 。 要从呆板、粗糙、无章、片面、双重的思维,转变为松静、圆活、精细、有序、整体、虚实分明的思维 。 古人说:“学太极拳先学读书 。 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 。 ”拳理拳法是指导太极拳运动、解决各种矛盾的纲领和理论依据 。 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明确太极拳的法则、特点、要领和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才能加深对太极拳中各种矛盾性质和转换过程的理解;才能按照辩证法原则处理好各种矛盾,规范拳架 。 因此,每个习拳者都应把学习太极拳理论放在首位 。 认真学习先师和当代明师的一些论著 。 并结合实际,认真领悟,反复揣摩,弄清精神实质,指导拳架 。 同时,还应长年坚持,经常演练,反复实践 。 拳谚日:“拳打千遍,其理自现 。 ”特别是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要打“攻坚战” 。 要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反复演练,直至符合要求 。 总之,“阴阳变化,存乎其人”,每个习拳者都应脑体并用,苦下实功 。 否则,“稍涉虚伪,妙理难寻” 。
【如何才能做到"气沉丹田"-景向辉 太极拳中的辩证法-陶一中】

的各主要流派.虽然风格相异.但都讲求气沉丹田.可以说 , 气沉丹田是太极拳术的最根本要求之一 。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气沉丹田?气沉丹田之后人身体的表现是什么?本文主要从太极拳术的敛臀要求以及它与呼吸二者之间配合的角度 , 谈一点自己练习的体会 。

丹田(此处指下丹田) , 既是道家中的重要部位.也是练习中人身体上下相随的重要部位 。 练习太极拳要做到气沉丹田.首先应注意呼吸的沉降.要与动作的起落、开合、收放、前后推移相配合 。 要做到呼吸自然 。 不能有间断 。 呼吸要深、慢、匀、长 。 太极拳术的套路练习 , 一般要求起吸呼落 , 开吸合落.收吸放呼 。 如此练习 , 天长日久 , 就能逐渐做到呼吸沉降.气沉降而不是上浮.周身一松到脚 。 只有气沉降
下来.周身劲力方能随之下沉 。 神气收敛入骨 , 真正达到松沉的境界 。 当然这一要求要与含胸拔背等相结合 。 其实同为内家拳的形意拳亦有此要求 , 形意拳的“顶、扣、圆、敏、抱、垂、曲、挺” 。 其中的 “垂”.即要求呼吸之气要下垂 , 一沉到丹田.这样下盘必稳 , 稳如泰山 。

其次.呼吸沉降的同时还应注意收敛住臀部 。 敛臀也是太极拳术最主要的要求之一 , 也是内家拳术与其他拳术的本质区别之一 。 从孙福全到李玉琳 。 到李天骥.再到牛胜先 , 历代大武术家均极为强调敛臀的重要性 。 正如我的老师所言:人体臀部以下部位的重量占人全身的很大比重 。 只有敛住臀.周身上下的劲力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 发力才会完整 。 臀部一旦撅出 。 周身的功力就会被大量分解 , 故敛臀是内家拳术的根本性的要求 。 敛住臀之后 , 周身之力方能一松到脚.发人时周身的劲力才能合理运用 , 由脚跟到腿.到臀 , 到腹部 , 到腰 , 到胸 , 到肩 , 到肘 , 到腕 , 到手 , 到指尖 。 这样周身之力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对抗时才能截住对方之力.在运用自己的周身之力 , 加上腹部的弹力 。 把对方放出(见牛胜先《广州市形意拳会十周年特刊·你们毁了我的太极拳之二》) 。

这样 。 一方面在套路练习中做到呼吸沉降 , 另一方面臀部严格收敛 , 两者上下的压缩.逐渐就会达到气沉丹田的境界 。

以上提到的敛臀和呼吸的要求 。 在太极拳术实际的练习中.如果单独达到其中的一个要求 , 并不是很困难 。 但如果在身体的运动当中同时达到二者的要求 , 把二者有机组合起来 , 协调一致.那就不是很容易了 。 而这正是体现一个人功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 如果用函数关系来表达 , 敛臀和呼吸可以视为体现中国传统武术“” 的最重要的两大变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