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匆匆作者是谁,咱们匆匆的作者是谁( 三 )


《匆匆》叠字的运用也使它的语言具有节奏美 。 阳光是“斜斜”的 , 它“轻轻俏俏”地挪移 , “我”“茫茫然”旋转 , 时间去得“匆匆” , 它“伶伶俐俐”跨过……这些叠字的运用 , 使诗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 , 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 , 即一方面状时间流逝之貌 , 一方面又写出时间迈步之声 。 同时 , 诗人一方面状客观之事 , 一方面又达主观之情 , 现实的音响引起诗人情绪的波动 , 通过语言的音响表现出来 , 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 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叠字自然匀称地分布在各句中 , 以显出它的疏隐绵远的节奏来 , 这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绪的波动 。
复沓的运用 , 也是散文诗维持其音乐特点通常运用的手段 。 所谓“言之不已 , 又重言之” , 既显出诗人感慨的遥深来 , 又增加了诗的旋律感 。 “只有徘徊罢了 , 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 除徘徊外 , 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 , 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 。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 , 使感情层层推进 , 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 。 结句的反复 , 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 , 画出诗人感情起伏的波澜 。 复沓的运用 , 反复吟咏 , 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
《匆匆》结构也十分单纯 , 十一个问句是情绪消涨的线索 。 问而不作答 , 飘忽而过 , 既显作品流畅感 , 也显出诗绪的跳跃性 , 使形象得以迅速展开 。 一般诗句为显示情绪的跳跃性 , 往往别于一般的语言句法结构 , 不顾语法的限制 , 省略一些句子成分 。 散文诗却不然 , 它基本运用是散文的句式 , 作者情绪的跳跃一般没有自由诗那样大的跨度 。 但它也别于散文 , 句与句 , 段与段之间形成间隙 , 凭作者思绪连接 。 《匆匆》的问句问而不答 , 而答意隐含之中 , 这既可启迪读者想象 , 引起深思 , 显出它的含蓄美 , 又合作者情绪的飞快流动 , 显出诗情跳荡的节奏美来 。
匆匆作者是谁 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 , 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告诉我们应该要珍惜时间 , 因为时光是一去不复返的 , 所以全文仅扣了两个字"时间"
匆匆的作者是谁?? 朱自清
《匆匆》作者是谁?全文紧扣什么二字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 ,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 有再开的时候 。 但是 , 聪明的 , 你告诉我 ,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 在默默里算着 ,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 没有声音 , 也没有影子 。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去的尽管去了 , 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 , 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 太阳他有脚啊 ,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 于是——洗手的时候 ,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 伸出手遮挽时 , 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 天黑时 , 我躺在床上 , 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 从我脚边飞去了 。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 , 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 我掩着面叹息 。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