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的十个层次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张方( 四 )


博主注4:西安武门很多初学弟子经过刻苦训练 , 外人可以感受其腹内“小球”的存在 。 该“小球”可以承受外部打击 , 化解外部力量 。 这个“小球”的出现 , 只是功夫阶段性的一个表现 。


初练站桩、抱球、由于刚刚入门 , 注重的是调息 。 站不了多久就感到腰酸背疼 , 两手酸疼不能持久 。 慢慢的双手手指有了“麻热胀”的感觉 。 随着时间的加长 , 慢慢的会向双臂 , 胸背腰腹 , 双腿双脚运行 。 终于都使全身都有了麻热胀的感觉 , 所以站桩抱球的第一个层次是麻热胀 。
全身有了“麻、热、胀”的感觉以后 , 身体和经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敏感 。 练功有了一定的功底 , 就可以开始练习运气、发气了 。 站桩抱球时 , 右手的气到左手 , 左手的气到右手 , 通过两臂、身躯 , 可见到气环的存在 。 有的人微睁着眼或闭着眼 , 可以看到不同色彩的光环在打圈 。 这是站桩、抱球的第二个层次 , “气环、光环”层次 。
在站桩抱球过程中 , 轻轻转动一下 , 慢慢地感觉到了两手所报的“气球”也跟着转动 , 向前推 , 感到了阻力 , 两手向外拉 , 感到了拉力 。 两手向内挤 , 感到了推力 , 两手向上抬 , 感到了空气的压力 , 两手向下放 , 感到了空气的浮力 。 总之 , 抱着球两手不论往上、下、左、右、前、后移动 , 感到六面都有阻力 。 所谓“人在气中 , 气在人中” 。 这时 , 看似无形无质的空气 , 已经变成了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的“炁”了 。 这是第三个层次 , 混元一炁层次 。
由于空气转换为“炁” , 这时质的飞跃 。 在此基础上继续转进 , 在一定的地理磁场条件下 , 你可以感到地球在呼吸 , 大树在呼吸 。 在练功入静一会 , 慢慢地也可以感到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呼吸 , 下丹田在呼吸 。 这就出现了所谓的“胎息” , 这是站桩抱球的第四个层次 。 即“胎息”层次 。
胎息出现 , 安照传统来说 , 才是“练精化气、百日筑基”的 。 继续努力练功 , 渐渐会感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都在呼吸 , 在采“炁” 。 三个丹田好像是三个急剧旋转的漩涡 , 渐渐地 , 开始是下丹田、然后是”黄庭“强烈的收缩 , 好像在下丹田或黄庭中孕育了一个“小孩” 。 终于有一天收缩缓解了 , 旋转也不那么强烈了 。 这个“小孩”似乎已经生出来了 , 这就是“结丹”《气丹》 。 这是站桩抱球的第五个层次“结丹"层次.
从"结丹"阶段开始 , 由于穴位的“炁场”高速旋转 , 抱球过程中 , 两手往往互相吸引而合成“童子拜观音” , 并且随着气血的流动 , 两手会在任督二脉的不同穴位上移动 。 随着功夫的进展 , 会有越来越多穴位变成急剧旋转的漩涡 。 大体上类似于密宗的顶轮、喉轮、脐轮、密轮这五个区域附近的穴位 , 如会阴、长强、阳关、命门、至阳、大椎、脑户、后顶、百会、印堂、天突、膻中、鸠尾、神阙、气海、中极、关元等 。 慢慢的 , 不是任督两脉上相应“五轮”附近的穴位 , 也会强烈的旋转 。 所谓“人身无处不丹田 ” , 主要指这些穴位也能“结丹” 。 全身十二经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感到气血在流动 。 终于有一天从中间的任督二脉开始 , 向身体的右、左、两侧(先右后左).沿着与任督二脉平行的方向 , 身体表面好像有一个计算机的光标 , 从内到外 , 密密的逐圈“扫描”以后 , 全身气血通畅 , 快感妙不可言 , 这就是所谓的“大周天” , 这就是第六个层次“人身无处不丹田” 。
“大周天”打通以后 , 全身的穴位继续强烈的旋转 。 在练习过程中 , 气感出现的机会逐渐增多 。 慢慢的可以看到或感到全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图 。 阴阳鱼的头忽这个朝上 , 那个朝下 。 开始图是一个平面的太极图 , 慢慢变成一个立体不断变换的“太极球” , 这就是第七个层次“练气化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