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史记是谁写的,史记和太史公书是一样的吗( 三 )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十"表", 八 "书", 共五个部分, 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宇 。

1、力求真实

司马迁撰写史记, 态度严谨认真, 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 。 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 。 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 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 实地考察历史遗迹, 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 开扩了眼界, 扩大了胸襟 。 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 司马迁 "其文直, 其事核, 不虚美, 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 。 也就是说, 他的文章公正, 史实可靠, 不空讲好话, 不隐瞒坏事 。 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 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 。 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 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 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 。 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 到将相大臣, 再到地方长官等等, 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 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 。 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 。 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 但对于他的过失, 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 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 。 在《封禅书》中, 他把汉 武帝迷信神仙, 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 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 这是非常可贵的 。 本着实录的精神, 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 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 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 。 比如, 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 。 在司马迁心目中, 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 。 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 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 。 着重写其"为人", 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 是司马迁的笔法 。 他在作传时, 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 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 。 比如项羽这个人物, 司马迁同情他, 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 。 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 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 。 可是, 在《项羽本纪》中, 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 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 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 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

2、爱憎分明

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在史记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 他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 。 陈涉出身贫农, 是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可司马迁却将他和诸侯并列, 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 。 对于一个封建史学家来说, 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 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 将陈涉和古代有名的帝王--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 同时明确地指出, 只要封建帝王暴虐无道, 人民就有权利起来推翻他 。 陈涉领导的这支农民军虽然没有取得成功, 但却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秦末农民战争, 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无道统治 。 对陈涉首先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功绩, 司乌迁是完全持肯定态度的 。

对于历史上许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英雄人物, 司马迁也大加赞赏 。 他当年游历时, 曾到过湖南长沙北面的汨罗江, 并在江畔凭吊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 这次凭吊极大地影响了司马迁, 他的心灵中深深地印入了屈原的诗篇和一生的遭遇 。 在给屈原作传时, 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 并愤怒地谴责了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恶行径 。 当年, 司马迁还曾到湖南零陵郡瞻仰舜的葬地, 对舜的事迹作了实地考查 。 后来在写史记时, 他便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 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 。 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和"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 对他们的爱国行为大加赞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