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丹霞在哪里,丹霞地貌在哪个省


丹霞地貌在哪里呢?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与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 主要分布城市如下:
福建泰宁、武夷山,甘肃张掖,湖南崀山,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广东仁化丹霞山,四川江油的窦圌山、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重庆綦江的老瀛山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
扩展资料:
丹霞地貌的基本特征:
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不同形态和体量的陡崖坡组合成堡状、墙状、柱状等各类丹霞地貌的基本坡面 。 在幼年期和青年期丹霞地貌区,大部分陡崖坡则构成峡谷的谷壁 。
黄进(1982)把近水平构造的丹霞地貌基本坡面形态,自上而下分为三种类型:
1、受近水平岩层面控制的层面顶坡;
2、受垂直节理控制的陡崖坡;
3、崩积岩块受重力作用形成的崩积缓坡 。
产状倾斜的岩层发育的丹霞坡面则表现为“顶斜、身陡、麓缓”三种坡面 。 在一些构造比较强烈的地区,岩层的倾角可能达到60-90°,则层面可构成陡崖坡 。
此后,刘尚仁、罗成德等对丹霞地貌有关的形态要素提出了一些量化标准,认为陡崖坡高度应大于10m,坡度大于55°或60°,以此作为判断丹霞地貌的参考依据 。 但目前学者们对这一标准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 因为一些老年化的丹霞或下切量不大的丹霞,可能会达不到上述标准 。
参考资料来源:
丹霞山在哪里?丹霞山位于广东省北部,处于韶关市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 。 丹霞山被誉为岭南第一奇山 。 山体由红色砂砾岩组成,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极具特色,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 。 这里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 狭义的丹霞山仅限于北部的长老峰、海螺峰和宝珠峰构成的山块,以宝珠峰最高,海拔409米 。 广义的丹霞山包括了这里由红石组成的215平方千米的丹霞山区 。
丹霞山区在地质构造中属于南岭山脉中段的一个构造盆地,地质学上叫丹霞盆地 。 大约在距今一亿年前后,南岭山地强烈隆起,这里相对下陷,形成一个山间湖盆 。 在湖盆中开始了红色碎屑物质的堆积 。 直到距今7000万年以前,在盆地中形成了一层厚度约3000米、粗细相间的红色沉积盆地地层 。 其上部1300米厚的坚硬砂砾岩,称为丹霞组地层,丹霞山的奇山异石,就发育在这层丹霞组地层上 。 在约距今4000万~5000万年前后,随着地壳运动,整个湖盆抬升,锦江及其支流顺着裂隙对这一层红色沉积岩下切侵蚀,保存下来的岩层就成为现在看到的丹霞山群 。 据专家研究,丹霞山地区的地壳还在抬升,平均每万年上升0.97米 。
构成丹霞山的岩层多呈水平状态,而且粗细、软硬不同 。 粗大的碎石组成的岩层称作砾岩,一般比较坚硬;粗细均匀的叫砂岩,更细的叫粉砾岩,砂岩尤其是粉砾岩比较软 。 软弱的岩层更容易受到风化和侵蚀,形成与岩层一致的近水平凹槽或洞穴,坚硬的砾岩则突出为悬崖 。 日久天长,洞穴加深、扩大,上覆岩层失去重力平衡就会出现崩塌 。 所以丹霞崖壁就是过去的崩塌面 。 如果洞穴进一步风化或流水侵蚀,而穿透了某个山梁或石墙,在上部岩层比较完整的情况下可能会保存下来,就是天生桥或穿洞 。
1938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教授在对丹霞山及华南地区的红石山地进行考察研究之后,首先提出了“丹霞地貌”这一术语,而后丹霞地貌逐渐成了地理学中的一个专有名词 。 它特指由中、新生代红色砂岩构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山地地貌 。 世界上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澳大利亚、欧洲中部,其中又以中国分布最广 。 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丹霞地貌区达300多处,广东丹霞山在规模和景色上都堪称最佳 。 在丹霞地貌分布区,往往石块离散,群峰成林,山顶平缓,山坡直立;赤壁丹崖上色彩斑斓,洞穴累累;山与山之间是高峡幽谷,清静深邃;山石造型丰富,变化万千 。 其雄险可比花岗岩岩石,奇秀不让喀斯特峰林 。 而且丹霞地貌分布区内往往都有河流穿过,丹山碧水相辉映,是构成风景名山的一个重要地貌类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