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立秋 , 民间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 , 此称之“秋膘” 。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 , 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 , 体重减轻叫“苦夏” 。 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 , 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 。 瘦了当然需要“补” , 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 吃味厚的美食佳肴 , 当然首选吃肉 , “以肉贴膘” 。
文章插图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 依照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 , 秋冬需要进补 。 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
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 , 人们由于频饮冷饮 , 常食冻品 , 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 , 故秋凉伊始忌贸然进补 。 大量食补品 , 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 , 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 , 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 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 。 所以 , 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 , 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 , 又易消化的食物 , 以调理脾胃功能 。 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 。 此外 , 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 。 药食兼优的芡实也是调理脾胃的上等佳品 , 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 , 且有滋补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能 。
秋季进补忌讳
进补忌讳
不要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 , 既增加开支 , 又害自身 。 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 , 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 , 血中胆固醇增多 , 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
不要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 , 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 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 , 对症用药才能补益身体 , 否则适得其反 , 会伤害身体 。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 , 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 。 偏寒者畏寒喜热 , 手足不热 , 口淡涎多 , 大便稀溏 , 小便清长 , 舌质淡脉沉细 。 偏热者则手足心热 , 口干、口苦、口臭 , 大便干结 , 小便短赤 , 舌质红 。
不要过度进补: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 认为“多吃补药 , 有病治病 , 无病强身”是不可取的 。 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 , 可引起腹胀 , 不思饮食;过多服用维生素c , 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
不要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 。 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健胃 。 日常服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补品中的佳品 。
不要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 , 既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 , 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 , 提倡在进补的同时 , 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畅通 。
不要长期用单一补品:
专服某一种补品 , 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 , 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 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 , 亦有一定的副作用 , 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 尤其是老年人 , 不但各种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 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 , 而且不同季节 , 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
推荐阅读
- 秋季养生汤
- 秋季养生四要点
- 历史地理知识|楚乔传写的是哪个朝代
- 历史地理知识|青花瓷出现在哪个朝代,青花瓷的历史由来
- 历史地理知识|柳永是哪个朝代的,李清照属于北宋还是南宋
- 历史地理知识|陈子昂是哪个朝代的,陈子昂在哪个皇帝
- 历史地理知识|东晋西晋哪个在前,中国的朝代顺序顺口溜
- 历史地理知识|吴均是哪个朝代的,南朝吴均被称为
- 历史地理知识|大明宫是哪个朝代的,大明宫那个年代建的
- 历史地理知识|屈原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屈原是什么时期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