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清朝满族人是哪里的,爱新觉罗家族是蒙古人吗


清朝都是满族的吗?东北地区 。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 。 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
肃慎人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他们生活在长白山以北,东滨大海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
战国以后,肃慎人改称挹娄,有时仍沿用旧称 。 南北朝、隋、唐时期,肃慎、挹娄的后裔,相继以勿吉、靺鞨的名称出现,人口发展多达数十个部落 。 靺鞨后来发展为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等七部 。
唐代,大祚荣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地方政权“振国” 。 唐开元元年(713年),大祚荣被唐朝册封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便以渤海为号 。
当渤海强盛时,部分黑水靺鞨人为其部属 。 辽亡渤海后,南迁渤海部民,而黑水靺鞨随之向南迁徙渤海故地,逐渐取代渤海而兴 。
五代时黑水靺鞨称为“女真”,辽时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 。 此后,女真这一称呼代替了靺鞨,一直沿用到明代末年 。
明中叶以后,女真各部互争雄长,经常征战,形成互相残杀的混乱局面,女真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痛苦 。
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建州左卫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 。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起,努尔哈赤先后用11年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 。
天命十一年(1626年),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改元“天聪” 。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改女真为满族,建元崇德 。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
扩展资料:
满族风俗:
1、满族的语言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 满族文字创立于16世纪末 。 宋、金时代,女真人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早期女真文字是从汉字脱胎出来的表词音节文字,但久已失传 。
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后,以蒙古字母拼写满语读音,形成一种新的文字,称为“老满文” 。 皇太极时期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点,用来区分语音,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 。
2、满族服饰
满族的服饰,男子自头顶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于脑后,清入关后,强行在全国推广,使之成为清代满、汉、蒙各族的共同发式 。 女子发式,幼年时期与男孩一样,稍长,在脑后留有一根或两根辫子,结婚时开脸上头,戴钿子 。
平时,在头顶盘髻,有架子头、两把头等样式 。 佩戴耳环,有一耳三环的定式 。 男子的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 。
其中的“箭袖”(满语:哇哈)别具特色,是在窄袖口上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形如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以御寒,后来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 。 少妇穿宽大的直筒旗袍,天足,着花鞋,有花盆底和船形底等样式 。
早期,富人多穿麻布衣服,穷人用狍鹿皮为衣 。 进入辽沈以后,贵族富人穿绸缎,平民则着布衣,服饰也等级化了 。 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男子所服的坎肩等至今仍有沿用,而女子旗袍历经演变,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女装的代表 。
参考资料来源:
清朝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哪?满族人在清朝前基本是在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从此统治中国的疆土 。 清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任用了大批的满族人去全国各地任职分散了满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