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齐鲁壹点
文/付立果
当下 , 与人形影不离的物件唯有手机了 。 从男人到女人 , 从顽童到老人 , 没有不“爱”上手机的 。 外出可以不带伴侣 , 不带秘书 , 甚至不带现金 , 但不能不带手机;有人一天可以不吃不喝不睡 , 但不能不看手机 。 出行扫码、导航购物;视频开会、网上办公;售货直播、视频卖乖;交友聊天 , 上网寻欢、电信诈骗......一机在手 , 几乎无所不能!于是乎 , 手机便成了万能的贴身“伴侣” , 没有手机几乎寸步难行 。 科技的发展 , 赋予了通讯信息的无所不能 , 而曾经的通讯功能却十分单纯——主要是亲友之间亲情的沟通桥梁 。
上世纪初 , 书信是亲人、朋友之间常用的主要沟通方式 。 有文化的人可以自己写信 , 自己读信 。 年轻人谈恋爱 , 一天写一封长信也不厌其烦 , 书信是那个年代识字人的钟爱 , 八分钱一张邮票人人都买得起 。 不识字的也要找人代写 , 代读 。 只有遇到急事 , 才舍得到邮局发几毛钱一封的电报 。 写信、发电报要相互知道确切的地址信息 , 否则 , 即便朝思暮想 , 也鞭长莫及 。 搬家了 , 换工作单位了 , 或记录的地址弄丢了 , 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联系 。 那个年代 , 不知因此拆散了多少才子佳人 , 让两个本应相爱的人含恨分手 。 也有的父母病重了 , 接到电报匆忙赶回家时 , 老人已经入土为安了 , 没有与挚爱的亲人见上最后一面 , 成了终生难以弥补的遗憾 。
九十年代初 , 二、三千元一个 , 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的BB机(传呼机) , 曾经热销一时 。 一开始是数字显示 , 后来汉字显示 。 男人扎起外腰把BB机悬挂在腰带上 , 以突显其存在 。 嘟嘟嘟、嘟嘟嘟....BB机响了 , 引得众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 方才拿下BB机 , 看看来电显示 , “老婆的”、“女朋友的”......和身边的人打个招呼 , 满脸的得意 , 然后就近找部电话(座机)赶紧回话 , 问问亲人有什么事 。 腰里别着一个BB机也是那个年代身份的象征 。
尽管羡慕 , 自己还是没舍得买个BB机 。 直到1996年 , 咬咬牙花了2000元在家里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 , 成了家中最值钱的物件 。 妻子为此心疼了好久 , 说是太贵了 。 那时候 , 一个月工资才三、四百元 。 我安慰妻子说 , 就算我们给国家通讯事业做贡献了吧 。 农村稍有点钱的家庭 , 为了能够与远方的亲人常取得联系 , 舍不得买别的 , 也要花重金安部电话 。 现在想来 , 中国通讯事业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 , 甚至赶超了世界前沿国家 , 正是十多亿国民那个年代为了亲情节衣缩食 , 舍得消费到通讯上带来的贡献 。 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亲情友亲传统美德的佐证 。 安了电话 , 把电话号码一一告知了远方的亲人、朋友 , 一是炫耀有电话了 , 二是希望有事及时联系 , 没事常电话聊聊 。 那个时代 , 电话号码本也成了与身相随的“伴侣” , 密密麻麻 , 记满了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 。
后来便有了手机 。 最早的手机几万元一部 , 号称“大哥大” , 差不多和半个砖块一样大 , 只有少数先富起来的有钱人才买得起 。 二十一世纪初开始 , 手机才在百姓中逐步使用起来 。 那时手机的功能比较单纯 , 主要是与亲人、朋友之间发短信、接打电话 , 不能上网 。 每逢除夕 , 看着春晚还要忙着给亲人、朋友发短信 , 送祝福 。 短信铃声一夜不断 , 亲人朋友的祝福同样不可或缺 , 铃声一响 , 立马打开看看 。 一夜之间 , 电信公司坐享其成 , 仅仅短信收入就多达几百亿元 , 这也是中国人重视亲情最有力的数字佐证 。
推荐阅读
- 常青藤怎么养,夏季常春藤怎么养
- 洋葱返青水浇灌时间
- 青菜焯水之后,要不要过冷水?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 旅游知识|青海哪里好玩,西宁哪里有站大街的
- 没有压力的生活将是空虚;没有压力的青年会枯萎
- 这菜被誉为“天然青霉素”,碰到别手软,鲜嫩爽脆别不懂吃
- 【有毒】青木香有毒吗?土木香与青木香的区别有哪些?
- 四季常青的植物有哪些
- 大妈养绿萝,7天一碗青菜水,3天蹿出8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