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读 其实我不读博士

海顿说过,当他坐在一架破旧的古钢琴前面,他觉得全世界最富有的国王也没有他幸福 。 一方面,他的理想让他一辈子快乐和奋斗,另一方面,他的理想也为他带来了安逸的物质生活条件 。 理想和物质不是对立的 。

我不读 其实我不读博士

文章插图

从今年春季休学至今,在别人的眼中,我一直过着猪一般的生活——不用上课,不用考试,不用操心出国还是保研,不用努力,也不用做出选择 。 但是我的大脑从来没有停滞 。 我看了很多书,也尝试了一些其他的生活方式 。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看似优越的环境中,我一直不快乐?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开始我就很痛快的承认了,除了高中化学竞赛的一年,我没有一天是真正快乐的 。 从我生下来,就是一个很乖的孩子 。 也许是遗传,软弱的我使得父母没有费丝毫的力气,就将他们的价值观复制给了我——要刻苦学习,走在前面,做一个优秀的人 。 这本没什么错,大多数孩子都是这么被教育的 。
但是我不喜欢学习,特别是到了初中以后 。 我不喜欢学习,依然刻苦学习 。 我重视分数,重视排名,每一次学期的开始都让我陷入一种焦虑,为期中和期末考试做准备,放假后又疯狂的玩,以发泄每学期被压抑的情绪 。 我喜欢手工制作,喜欢玩转所有的电子产品,现在想想,也许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工程师 。
但是我每天都在为学习烦恼 。 我不喜欢语文,讨厌写作文,特别是讨厌写出老师希望我们写的作文,然后给我评语;我本来挺喜欢数学,但是它太难了,偏偏又是数学课代表,在初二的时候花了大量时间做BT的平几,却在几何期中考试拿到75分,得到数学老师疑惑的目光;中考本应完全不用担心,正常发挥就能上本校高中,却给自己非常大的压力,一定要考高分,每天的熬夜伤害了身体和情绪 。 此类事情不胜枚举 。
我不喜欢学习,却强迫自己学习 。 我希望成为优秀的人,但却误以为只有“学习”优秀才能成功 。 我只能希望获得学习结束后那一点被延迟的快乐和成就感 。
庆幸的是,我拥有一段真正快乐的日子,就是高中的化学竞赛 。 那段时间,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化学,但至少不讨厌,而且比较擅长 。 我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天命,觉得第一次自己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自己既不讨厌所做的事情,所做的事情又被周围的人所承认 。 为分数学习、为兴趣学习和为梦想学习感觉是不一样的 。
当时就想以后我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化学工作者 。 有了这个想法,就什么都不怕 。 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快乐很幸福 。 幸福不需要大房子,不需要好车,也不需要几十万的年薪,只需要兴趣和梦想 。 周围一起奋斗的同学也给了我朋友的温暖,直到现在,他们仍旧是我最珍惜的 。
上了大学之后,我也不能摆脱迷茫 。 多年的应试教育磨灭了我们的个性,我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只是一味地满足家长、学校、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想象为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然后忠实地实施 。 面对高考,大家是不是都有一种被强迫感?
高考之后,两极分化 。 一部分自制力差一些的人沉溺于游戏与玩乐,在多年压制自己欲望之后痛快的释放,却在放纵中感到空虚和迷茫;另一部分自制力强的人依旧逼迫自己每天去图书馆学习,去做实验,去背书拿高分,在每天的忙碌中感到疲惫和迷茫 。 无论生活是积极还是堕落,迷茫是共同的 。
我以前觉得我不迷茫 。 在大环境的感染,在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中,我希望出国读博士 。 出国读博士给我的印象是,很优秀,国外的环境很好,科研条件很好 。 毕业之后可以走学术道路,或者找个好工作,要么定居要么海龟,拿比较丰厚的薪水,买个房子,买个车,取个老婆,生个娃,把娃养大 。 然后呢?让娃去出国读博士,买个房子,取个老婆再生个娃 。 有人问山里的孩子,你们放羊干什么?放羊,卖钱,取婆姨,生娃,生了娃再放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