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大明读书人( 四 )


明朝是怎么灭亡的? 明朝作为封建王朝, 留给我们太多的念想 。 自从明王朝悲情灭亡后, 好些明朝遗民们, 就常想不明白一个虐心问题:这大明朝, 怎么亡的这么突然?
如果瞧瞧明朝亡国前二三十年, 即晚明大乱爆发前, 明代万历晚期的中外史料, 明朝的灭亡, 实在是无比突然 。 万历晚期史料里的明王朝, 还满是丰富多彩的城乡生活, 红红火火的商品经济 。 套明末清初遗民陆应旸的话说, 那简直让人“好不感叹思慕” 。
而慕名而来的外国传教士们, 也是上岸就看花了眼, 利玛窦等外国学者们, 更是惊呼“远比欧洲富裕得多” 。 可就是这么个繁荣的世界, 竟然转眼就是内忧外患的战火, 直到山河变色, 悲情灭亡 。
不过, 如果细看几个“繁荣景象”, 明朝灭亡的伏笔, 却是触目惊心的浮现 。 甚至可以说, 堪称超越历史的教训!
一:不赌博没脸见人
明代万历年间, 商业活动出名火热, 但要论火爆整个晚明年间的“商业活动”, 却首推赌博 。
虽说明朝开国时, 曾对赌博风气重手狠打, 《国初榜文》记载, 明初老百姓赌博要断手, 官员赌博要罢官 。 以至于二百年里, 明朝人听到“赌”字就哆嗦 。 可万历皇帝亲政后, 上朝都没心情, “抓赌”也懒得做 。 《酌中志》更记载, 万历皇帝本人就是此中行家, 经常在宫里开赌, 招来“司礼监掌印”“东厂秉笔”等一干太监, 得空就赌得天昏地暗 。 如此“带头”, 大明朝的赌博风气, 自然没几年就刮遍城乡 。

于是, 到了万历晚期时, 明朝民间的赌博风, 就有了各种震撼场面:《菽园杂记》记载, 昆山等经济发达地区, 有了新赌法“叶子戏”, 按照赌资来发牌, 万万贯的纸牌, 命名为“呼保义宋江”, 百万贯的纸牌, 命名为“行者武松”, 以此类推一百零八张, 最便宜的万贯纸牌, 名为“浪子燕青” 。
有“梁山好汉”站台, 这赌法自然火热, 江南地区从士绅到商旅, 都是纷纷着迷 。 几个牌面打完, 成千上万的钱财, 也就哗哗赌出去 。
北京南京杭州等大城市, 赌风更是风靡各阶层 。 《五杂俎》记载, 北京城每年以赌博为业的乞丐, 最少也有五六千人 。 就连理论上“双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 也纷纷扔下圣贤书开赌, 《留青日札》记载的晚明杭州赌坊诈骗案, 几乎把府学所有的秀才都牵涉进去 。 以顾炎武的《日知录》里的痛斥:晚明江南的进士, 登第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聚众赌博, 甚至还有“以不工赌博为耻”的奇葩风气——当官不会赌博?出门没脸见人 。

发展到后来, 很多明代高官们, 退休后也专开赌场, 一边赚钱一边“发展人脉”, 同样是《日知录》记载, 诸如跑官买官等蝇营狗苟, 当时都是赌一把的事 。 明朝的腐化速度, 可以参考赌博泛滥的程度 。
越演越烈的赌博风, 就似一个急速下坠的铁球, 牵着晚明的社会风气, 年年急速下坠 。
“繁荣景象”二:丢脸到欧洲的“小聪明”
欧洲较早一本介绍明代繁华的图书, 当属克鲁士的《中国志》 。 这位学者曾在嘉靖年间游历东南广州等地, 记录下了明朝悠闲的城乡生活与繁华的商业, 引得多少冒险家心驰神往 。 不过书中另一些真实记录, 也叫国人尴尬:明代的造假风 。
以克鲁士的记载, 当时的明朝农贸市场上, 卖牲口的为了给牲口增加体重, 上市时拼命给牲口喝水 。 特别是卖鸡时, 更是简单粗暴, 直接给鸡灌砂子——就为多卖几个钱 。

难道是这洋人瞎写?同是嘉靖年间, 明朝史料《贤博编》里, 就把明朝的“造假风”, 讲得绘声绘色:明朝假冒伪劣货物充斥的城市, 就有南京北京还有苏州 。 别说是日常各种百货用品, 都是残次品充斥, 就连这些城市里卖杨梅的, 都是把生涩的杨梅, 直接拿大棕刷用墨刷成紫黑色, 竟就大模大样的当熟杨梅卖 。 吃下去会有什么中毒后果?那就没人管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