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钧瓷产地是哪里,汝窑哪个牌子最正宗


哪里的钧瓷最正宗?钧瓷之都即河南省禹州市 。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 而禹州则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发祥地 , 是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之乡” 。 其陶艺制作已有1700多年历史 , 而钧瓷又以其贵、神、奇、妙四大特点堪称瓷中极品 , 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 , 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 , 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 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 , 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
四大名窑分别叫什么,产地在哪? 产地在河南的有钧窑和汝窑 。
钧窑 , 宋著名瓷窑之一 。 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 。 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 , 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 , 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 , 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 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 , 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 , 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 , 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 新中国成立后 , 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 , 钧瓷的恢复烧制工作开始 , 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 , 不断的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
汝窑 ,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 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 。 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 宋时属汝州 , 故名 。 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 , 釉层薄而莹润 , 釉泡大而稀疏 , 有“寥若晨星”之称 。 釉面有细小的纹片 , 称为“蟹爪纹” 。
汝瓷在中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之首 , 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 。
汝州是汝瓷的故乡 ,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 , 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 , “千峰碧波翠色来” , 土质细润 , 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 , 明亮而不刺目 , 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 , 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
1952年 , 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 。 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 , 1958年汝瓷之乡汝州汝瓷一厂专家们第一批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仿汝器物 , 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汝瓷厂专家试烧成功并得到陶瓷专家的鉴定 , 技术上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 。
汝州历史悠久 , 资源丰富 , 隋文帝开皇初置临汝为伊州 , 炀帝大业初始改为汝州《汝州之名从此始》 。
千年古镇 , 钧瓷之都---神后镇 。 是哪里的神后历史非常悠久 , 早在夏商时期 , 这里的先民就从事农耕和冶陶 。 宋代成为北方陶瓷中心 。 明成化年间的《神后真武庙碑记》记载 , 当时"神后之镇耕读冶者千家" , 遂成七里长街 。 清代以后 , 依然是"日进斗金"之地 。 神后镇
神后镇
神后古镇保护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 , 镇区内建筑布局合理 , 整体为东西走向(北寨街为南北走向) , 自东向西除民居外 , 重点建筑依次有温家大院 , 霍家院、白家院、伯灵翁庙、望嵩门、驺虞桥、天保寨、文庙、老君庙、白衣堂 , 古代政府机关、商会、民团、文化、祭祀等场所都设于此 。

流传民谣说:"进入神后山 , 十里长街观 , 七十二座窑 , 烟火遮住天 , 客商遍地走 , 日进斗金钱" 。 历史上曾因陶瓷兴盛、钧瓷御用而"神垕"地名被四次皇封 , 厚重的钧瓷文化孕育了神后镇 。

神后镇位于禹州市城区西南30公里的伏牛山余脉 , 是唐宋以来驰名世界、独步天下的钧瓷艺术发祥地 , 是禹州、郏县、汝洲三县市交界处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 有千余年的历史 。 全镇辖12个行政村 , 8个居民委员会 , 总人口42000人 , 总面积49.1平方公里 , 其中山地面积占8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