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浅议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二 )


后来的儒家对此有不少发挥 。 如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 。 死有重于泰山 , 有轻于鸿毛 , 用之所趋异也 。 ”同是一死 , 价值不同 , 分界也在于义 。
对儒家来说 , 物质生命是精神生命的载体 , 物质生命的可贵就在于此;精神生命才是生命真正意义之所在 , 所以为了保全生命的意义 , 必要时可以舍弃物质生命 。 人在生时 , 就应该珍生、载义 , 就应该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 , 就应该立志做“圣人” , 充满仁爱之心 , 又有自尊自律 , 那么 , 人生就有价值、就有意义 。 死 , 既然是客观规律而不可抗拒 , 因此 , 死就要死得有价值 , 死得其所 , 死得无愧 。
儒家生死观中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务实、忧患、进取有为的精神 , 在今天仍有重大的意义 ,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国家强盛时期和民族危难之际 , 它都激发过民族斗志 , 培育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境界;它同时强调人的价值在于他是否有独立的意志、健全的人格 , 是否具有对社会对国家对未来的忧患意识 , 是否具有奋发向上、永不休止的进取精神和对国家、对民族、对真理的奉献精神 。
二、道家之生死观:生死顺乎天道
道家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关于生死的看法也对中国人影响很大 。 道家生死观的基本观念是“生死气化 , 顺应自然” 。 老子谈论生死的言论不多 。 他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 , 反而能较好地保存自己 。 这和他主张的“无为”思想有关 。 “后其身而身先 , 外其身而身存 。 ”老子似乎发现 , 一个人如果太显露自己 , 就会遭到外界的损害 , “兵强则灭 , 木强则折” 。 所以保存生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处众人之所恶” 。 太注重自己的身体 , 反而有害 。 “人之生 , 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 夫何故 , 以其生生之厚 。 ”对于死亡 , 老子认为“不失其所者久 , 死而不亡者寿” , “死而不亡”王弼解释为“身没而道犹存” 。 依老子看 , “道”是超越的永恒存在 , 而身体的存在是暂时的 , 如果一个人与道同体 , 才可不朽 , 因此老子说:“从事于道者 , 同于道 。 ”这是一种人生境界 , 是对世俗的超越与升华 。
对于生死 , 庄子做了详细而深刻的论述 。 他认为 , 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 , 所以对于死亡亦不必恐慌 , 要顺其自然 。 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 , “人之生也 , 气之聚也 ,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 他说:“古之真人 , 得之也生 , 失之也死;得之也死 , 失之也生 。 ”后来西晋玄学家郭象对庄子的生死观有一重要的解释:“夫死生之变 , 犹春夏秋冬四时行耳 , 故死生之状虽异 , 其于各安所遇一也 。 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 , 而死者方自谓生者为死 , 则无生矣 。 生者方自谓死为死 , 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 , 则无死矣 。 ”这就是说 , 生和死只有相对的意义 , 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 , 对“生”来说“生”是“生” , 但对“死”来说“生”是“死”;对“生”来说“死”是“死” , 但对于“死”来说“死”是“生” 。 可见 , 以生观死 , 则死为死;但以死观生 , 生者也是死 。 即生死是相对的 。 当人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生死时 , 死生的界限也就消失了 。 “庄子认为人生如梦基本是针对死亡而提出的 , 人生如一场梦 , 那么生与死的界限便不那么明显 。 他很洒脱地将死看作是做梦一样 , 还可以“化为蝴蝶” , “崤然而来崤然而去” , 黑暗恐怖的死亡完全化为了光明美好的事物 。 我们从大地上来 , 又回到泥土中去 , 如此往复 , 实在是不值得悲哀 。 非但没有悲哀 , 像庄周这样化做蝴蝶 , 翩然而飞 , 是何等的快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