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人生哲学与人生的意义( 四 )


要真正从精神上解决死亡问题,就不能只是为了劝人理智地接受不存在,而应该帮助人看破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界限,没有了这个界限,死亡当然就不成为一个问题了 。 这便是宗教以及有宗教倾向的哲学家的思路 。 宗教往往还主张死比生好,因此我们不但应该接受死亡,而且应该欢迎死亡 。 其中,基督教和佛教又有重大区别 。 基督教宣称,灵魂不死,在肉体死亡之后,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而升入了天国 。 所以,生和死都是有(存在),并且生是低级的有,死是高级的有 。 与之相反,佛教主张,四大皆空,生命仅是幻象,应该从这个幻象中解脱出来,断绝轮回,归于彻底的空无 。 所以,生和死都是无,并且生是低级的无,死是高级的无 。 我个人认为,基督教之宣称灵魂不死,毕竟是一种永远不能证实的假设,或者如帕斯卡尔所说是赌博,难以令人完全信服 。 相比之下,佛教可能是在生死问题上的最透彻的理解,是对死亡问题的最终解决 。 人之所以害怕死,根源当然是有生命欲望,佛教在理论上用智慧否定生命欲望,在实践上用戒律和禅定等方法削弱乃至灭绝生命欲望,可谓对症下药 。 当然,其弊是消极 。 不过,在无神论范围内,我想象不出有任何一种积极的理论能够真正从精神上来解决死亡问题 。
总的来说,就从精神上解决死亡问题而言,哲学不如宗教,基督教不如佛教,但佛教实质上却是一种哲学 。 对死亡进行哲学思考虽属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我称之为有意义的徒劳 。 其意义主要有,第一,使人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用超脱的眼光看人世间的成败祸福 。 如奥勒留所说,这种思考帮助我们学会“用有死者的眼光看事物” 。 譬如说,如果你渴望名声,便想一想你以及知道你名字的今人和后人都是要死的,你就会觉得名声不过是浮云;如果你被人激怒了,便想一想你和激怒你的人不久后都将不存在,你就会平静下来;如果你痛苦了,例如在为失恋而痛苦,便想一想为同样事情而痛苦的人哪里去了,就会觉得不值得 。 人生不妨进取,但也应该有在必要时退让的胸怀 。 第二,为现实中的死作好准备 。 人皆怕死,又因此而怕去想死的问题,哲学不能使我们不怕死,但能够使我们不怕去想死的问题,克服对恐惧的恐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对死的自由 。 死是不问你的年龄随时会来到的,人们很在乎寿命,但想通了既然迟早要来,就不会太在乎了,最后反正都是一回事 。 第三,死总是自己的死,对死的思考使人更清醒地意识到个人生存的不可替代,从而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向死而在”,立足于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
三、幸福问题
在世上一切东西中,好像只有幸福是人人都想要的东西 。 其他的东西,例如结婚、生孩子,甚至升官发财,肯定有一些不想有,可是大约没有人会拒绝幸福 。 人人向往幸福,但幸福最难定义 。 人们往往把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实现自己最衷心的愿望称作幸福 。 愿望是因人而异的,同一个人的愿望也在不断变化 。 讲一个笑话:有一回,我动一个小手术,因为麻醉的缘故,术后排尿困难 。 当我站在便池前,经受着尿胀却排不出的痛苦时,我当真觉得身边那位流畅排尿的先生是幸福的人 。 真的实现了愿望,是否幸福也还难说 。 费尽力气争取某种东西,争到了手却发现远不如想象的好,乃是常事 。 所谓“人心重难而轻易”,“生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别处”,这些说法都表明,很难找到认为自己幸福的人 。
幸福究竟是一种主观感受,还是一种客观状态?如果只是前者,狂喜型妄想症患者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 如果是后者,世上多的是拥有别人羡慕的条件而自己并不觉得幸福的人 。 有一点可以确定:外在的条件如果不转化为内在的体验和心情,便不成其为幸福 。 所以,比较恰当的是把它看做令人满意的生活与愉快的心情的统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