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怎么画,初学者如何画国画( 二 )


3、所谓“留” , 是指运笔要含蓄 , 要有回顾 , 不急不徐 , 不浮不滑 , 不放诞犷野 , 要“如屋漏痕” 。 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 , 要如“高山坠石” , 不能象“风吹落叶” , 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 。
4、所谓“变” , 是指用笔有变化 , 或用中锋或用侧锋 , 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 不能执一 。 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 , “意到笔不到 , 笔断意不断 。
”笔线的形式概括起来无非是画线时求得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变化和对比 , 使之为所描绘的对象“传神写照” 。 山水画的线条的提倡:枯而能润 , 刚柔相济 , 有质有韵 。 枯而能润上乘用笔应有“干裂秋风 , 润含春雨”之妙 。 “太湿则无笔 , 太枯则无墨” , 所以 , 必须学会运用枯、润这一对矛盾 , 使一对矛盾统一起来 。 哪么这种笔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李可染先生说得非常清楚:“笔内含水不要太多 , 这样运笔则苍;行笔涩重有力 , 就能把水份挤出来 , 这样运笔铡润 。 ” 刚柔相济是指笔线形式要达到既不柔弱又不刚直的完美境界 。 刚和柔 , 又是用笔上的一对矛盾 。 不会运用这对矛盾 , 往往不是失之“刚” , 就是失之“柔” 。
如何画国画? 一、写意

1、写意俗称为“粗笔” , 与“工笔”对称 , 为中国画技法名 , 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 , 一般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 , 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名 , 比如南宋梁楷、法常 , 明代陈淳、徐渭 , 清初朱耷等 , 都擅长此法 。

2、清代恽寿平言:“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 , 又曰写意画 。 两语最微 , 而又最能误人 , 不知如何用心 , 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 , 乃为写意 。 ”宋代韩拙说:“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 , 有巧密而精细者 。 ”前者乃指“写意” 。

国画技法有哪些

3、据传唐代的时候 , 玄宗就命令画家李思训和吴道子 , 一起在大同殿描绘嘉陵江的山水 , 李思训是擅长工笔重彩的 , 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这幅壁画 , 吴道子就在一天之内就画成3万余里的嘉陵山水 , 这可以想象 , 他不可能用工笔重彩的技法来画 , 一定是比较粗放和简练的 。

4、这说明那时的绘画已经有了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 而到了宋代 , 苏轼提出“士人画” , 主张画画“不求形似” , 而应写情寄意 , 以表达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 他留下的绘画作品只有1幅《枯木图》 , 画1株枯树、1块顽石 , 石后露出1-2枝竹子 , 树下几根细草 。

5、这幅画抒发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思想感情 , 但大书法家却给以极高的评价 , 说道枝干“虬屈无端倪” , 石“亦怪怪奇奇 , 如其胸中蟠郁也” , 到了元代以后 , 笔法简练、造型生动、酣畅淋漓、讲究意趣的写意画大盛 。

6、所以写意画就同遵守传统、恪守法则的工笔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派 , 长时间的在画坛上争相辉映 , 代代相传下来

二、钩勒

1、钩勒为中国画技法名 , 是用笔顺势称“钩” , 逆势称“勒”;也有以单笔为“钩” , 复笔为“勒”(使用于山水画中为“复”);以及称左为“钩” , 右为”勒”的 。 通常指用线条钩描物象轮廓 , 不分顺、逆、单、复 , 称为“双钩” 。

2、钩勒后大部分填着彩色 , 在技法上与“没骨”、“点簇”相对 , 通常使用精密工细的花鸟画 , 钩勒要求有笔力 , 清代原济《大涤子题画诗跋》:“悟后运神草稿 , 钩勒篆隶相似 。

三、双钩

双钩为中国画技法名 , 是用线条钩描物象的轮廓 , 通称“钩勒” , 因基本上是用左右或上下两笔钩描合拢 , 故亦称为“双钩” , 大部分用于工笔花鸟画 , 又旧时摹搨法书 , 沿字的笔迹两边用细劲的墨线钩出轮廓 , 也称为“双钩”;而双钩后填墨的称为“双钩廓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