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阑尾炎是哪里疼,慢性阑尾炎千万别做手术


慢性阑尾炎的痛疼部位 , 主要是哪里?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 。 一般可以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 。 传统观点认为急性阑尾炎是由阑尾梗阻而引流不畅以及细菌感染所致 。
中医相关病症
参见肠痈 。
诊断要点
急性阑尾炎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腹痛 , 大部分典型的患者发病开始时 , 觉得中、上腹部或脐部周围疼痛 , 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部慢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是有下腹疼痛并伴有胃肠道功能障碍 。 右下腹疼痛不适或为间歇性的轻痛或为持续性的隐痛 , 常因剧烈活动或饮食不当而发作或加重 。 可伴有各种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表现 , 如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反酸、上腹部不适、排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 , 而其中最具诊断意义者还是明显的转移性腹痛至右下腹部 , 并有局限性的固定压痛的体征 。 如果右下腹部压痛范围较广泛 , 位置不固定或腹部其他部位有类似压痛 , 则慢性阑尾炎的可能性较小 。
治疗建议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 , 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 最普通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 。 对于慢性阑尾炎 , 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1.从中医辩证看属热毒者 , 症状有口渴、便秘、尿黄、苔黄等 , 用阑尾炎片、连翘败毒丸、蒲公英片等 。 属阴证者 , 症状有大便不实、口淡不渴、小便清长 , 用丁桂散等与阑尾炎片同服或与蒲公英片联合使用 。
2.可以选择使用抗菌素 , 如红霉素、麦迪霉素、增效联磺片等 。
注意事项
1.慢性阑尾炎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 保证充足睡眠以及精神舒畅 , 因为这样便可避免机体抵抗力降低以致病变反复 。
2.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 有便秘倾向的患者应从饮食等方面进行调理 , 可以自我进行腹部按摩 , 病情不易改变者可试服通便药物 , 如麻子仁丸、通便灵、果导、番泻叶等 , 或用开塞露 。 但这只是暂时措施 , 不可长期依赖 。
3.慢性阑尾炎患者饮食宜保持清淡 , 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 以使大便保持通畅 。 一般来讲 , 对于温热性质的动物肉如羊、牛、狗肉应该节制 , 而葱、姜、蒜、辣椒也不宜多吃 。 对于那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的食物 , 如绿豆、豆芽、苦瓜等可以择而食之 。
阑尾炎是痛在哪个地方?临床表现
1.急性阑尾炎
(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 , 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 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 , 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 , 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 。 因此 , 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 , 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 。 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 , 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
(2)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 。 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 。 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
(3)发热一般只有低热 , 无寒战 , 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 。 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
(4)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压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 。 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 , 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 反跳痛也称Blumberg征 。 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患者 , 压痛可能较轻 , 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
(5)腹肌紧张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 , 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 。 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较弱 , 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 。
(6)皮肤感觉过敏在早期 , 尤其在阑尾腔有梗阻时 , 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 , 范围相当于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 , 位于右髂嵴最高点、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 , 也称Sherren三角 , 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 , 如阑尾坏疽穿孔则在此三角区的皮肤感觉过敏现象即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