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如何选学校和专业? 新高考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不再区分文理科 , 而是根据学生意愿进行选科 , 即3+1+2模式 。
3+1+2新高考模式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 , 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 , 采取“3+3”或“3+1+2”的考试模式 , 即:语数外必考 , 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 。
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组合
选科对应大学专业类别
我国大学专业总共分为12个学科门类(军校的门类 , 不予讨论)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
12个学科门类下设92个大类专业 , 各门选科都有对应的可选专业 。 因此 , 学生们在选科时要考虑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慎重决定 。
高考过后如何选择专业 在填报志愿时 , 全面的考虑应该是学校、专业并重 。 但是 , 在实际填报志愿时 , 只有拔尖的高分生才能在大学与专业的选择上游刃有余 。 大部分考生都不可能两全其美 。 那么 , 填报志愿到底是以学校为主 , 还是以专业为主呢 , 这要因人而异 , 不能一概而论 , 也没有标准答案 。 而考生自身实际和人生规划方向才是寻找答案的出发点 , 如果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 , 专业的选择就比较重要;如果大学毕业后想出国或继续深造 , 那么对专业的要求可以有所放宽 。 近年来 , 有高校招办老师总结出一条原则:高分考生 , 奔名校;次高分考生 , 奔特色;中上等考生 , 兼顾学校和专业;一般成绩考生 , 奔专业;成绩较低考生 , 奔实用 。 下面 , 列举几种不同的情况 , 高考之后是选择大学重要还是选择专业重要 。 由于每个考生存在个体差异 , 不要完全对号入座 。 优先选学校——高分考生、能搏名校的考生优先选择高校的考生 , 看重的是学校的名气和学习氛围 。 “985”、“211”工程这类名牌大学 , 在全国享有盛誉 , 社会的认可度高 。 高考成绩能高出这些学校提档线的考生 , 可以先考虑进院校 , 再考虑选专业 。 因为进入大学后还有其他机会:有些大学是按大类招生的 , 在基础学科学完后再分专业 , 还有选择的机会;有些大学有转专业机会;有些大学有辅修的机会 , 只要修满一定学分 , 就可以拿到第二个学位 。 在填报志愿时 , 没有明确专业兴趣的高分考生 , 可先考虑选择心仪的高校 。 然后 , 再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报考该校大类招生的专业 , 或报考实验班 。 (很多重点高校都开设“实验班” 。 比如大家熟悉的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 。 不少高校的实验班 , 前两年不分专业 ,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 一般来说高校实验班要求的分数比其它专业更高 。 )另外 , 那些分数不是特别占优势的考生 , 例如刚够某个重点大学提档线 , 可以以搏进名校为主 , 专业选择为辅 。 这样的考生可以选择一个分数要求较低但自己能接受的专业报考 , 或在入学后通过转专业、辅修二学位等途径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 优先选专业——大部分二、三本分数段考生、高职分数段考生优先选择专业的考生 , 考虑的重点是自己的职业倾向 。 由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 , 高考时考生们都考虑去学一些相对热门、就业好的专业 。 对于有明确职业意向的考生来说 , 优先选择专业是一种明智的思路 ,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 有明确兴趣方向和专业理想的学生 , 在大学学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 为将来的职业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 虽然都是二(三)本分数段内的考生 , 但在同一批次、同一分数段内的考生人数众多 , 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潜力等方面差异很大 。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 将来学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一般本科院校的整体水平比较接近 , 各校之间略有差异 。 对于大多数二、三本分数段的考生来说 ,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优先选择专业 , 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后 , 再选择以这些专业为特色专业 , 且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报考 。 高职分数段的考生 , 更要从选择职业的角度出发来选择专业 。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 。 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应该优先选择专业 , 再根据专业确定学校 。 在选择专业还要考虑几点:一是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 从实际出发 , 不要跟风 。 二是理性选择“冷”“热”专业 , 所谓的“冷”与“热”不是一成不变的 。 三是看专业就业面的宽窄 。 有的专业虽然就业很好 , 但就业面却较窄 , 只有一、二个行业需要 , 而有的专业却广泛分布于多个行业 , 就业面较宽 。 现在高校中有一部分学生 , 当初单纯地考虑选学校 , 忽视了专业的重要性 , 被大学录取后却被调剂进一个不喜欢的专业 , 读得很痛苦 。 根据统计 , 近几年大学退学事件 , 70%以上发生在大一 , 退学原因主要是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不适应学校的学业要求以及没有学习动力等 。 还有些考生、家长抱着“先进校门再说”的想法 , 希望进大学后再转专业 。 目前 , 大多数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转专业是有条件的 。 考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入学后转专业上 , 至少应该搞清楚所填学校是否能转专业 , 需要哪些条件 。
推荐阅读
- 学习知识|如何填高考志愿,2021届高考一卷数学理科
- 学习知识|高中数学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怎么学效果最好
- 学习知识|高三如何逆袭,理科生400分高考能逆袭600
- 学习知识|如何考上清华,如何从高一开始努力考上清华
- 学习知识|如何集中注意力,提高高中生专注力10种方法
- 学习知识|磅怎么读,磅组词
- 学习知识|一直的直怎么写,一直是组词吗
- 学习知识|哄怎么组词,哄怎么么组词两个字的
- 学习知识|却怎么组词,际字组词
- 学习知识|片怎么组词,片字开头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