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苏东坡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 )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 ,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 , 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 。 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 , 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 。 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 , 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 , 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 。 苏轼的散文 , 尤其是他的小品文 , 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 , 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 。 他在各地的游踪 , 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 。 在宋代作家中 , 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 , 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世称“苏东坡” 。 汉族 ,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 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 祖籍栾城 。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 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 和父亲苏洵 , 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 1057年(嘉祐二年) , 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 唐宋八大家之一 。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
生平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苏轼的父亲苏洵 , 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 , 始发愤”的“苏老泉” 。 苏洵发奋虽晚 , 但用功甚勤 。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 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 当然 , 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 , 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 , 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 , 属文日数千言” , 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
1056年(嘉祐元年) , 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 ,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 翌年 , 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 , 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 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 , 为了避嫌 , 使他只得第二 。
1061年(嘉祐六年) ,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 , 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 , 入第三等 , 为“百年第一” ,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 , 丁忧扶丧归里 。 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 , 仍授本职 。 他入朝为官之时 , 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 , 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 此时神宗即位 , 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 苏轼的许多师友 , 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 , 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 , 被迫离京 。 朝野旧雨凋零 , 苏轼眼中所见 , 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 , 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 , 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 , 认为新法不能便民 , 便上书反对 。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 , 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 , 不容于朝廷 。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 , 调任杭州通判 。 从此 , 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 , 任满后 , 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 , 任知州县令 。 政绩显赫 , 深得民心 。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 , 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 , 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 。 1079年(元丰二年) , 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 , 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 , 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 , 被捕入狱 , 史称“乌台诗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