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子春秋大田栽培管理技术( 二 )


①露地地膜覆盖支架栽培 。 作畦宽1.3米 , 沟宽0.4米 , 沟深0.2米 。 畦上栽2行 , 株距0.5-0.6米 , 栽植密度约2.4万株/hm2 。 或作畦2.7米 , 畦两边各栽1行 , 株距0.3米 。
②大棚、拱棚、地膜覆盖栽培 。 作畦宽1米 , 沟宽0.4米 , 沟深0.2米 。 每畦栽2行 , 株距0.4米 , 约栽植3万株/hm2 。
③露地地膜无支架栽培 。 作畦宽2.7米 , 沟宽0.3米 , 沟深0.2米 。 畦两边各栽1行 , 株距0.3米 , 栽植2.25万株/hm2左右 。
⑶开挖行沟:在畦面定植带纵向挖沟 , 沟宽0.3米 , 沟深0.4米 。
⑷施沟基肥:施优质腐熟粪肥1.5万kg/hm2;或干粪、饼肥1500kg/hm2;或三元复合肥600kg/hm2、过磷酸钙300kg/hm2 。 搅拌肥土 , 平沟作垄 。
定植 。
根据不同栽培方式和栽培季节 , 适时适龄定植 。 苗龄以4叶1心为宜 。 多层覆盖早熟栽培 , 于2月底至3月初定植 。 需浇足定根水 , 铺地膜 , 盖拱棚膜、草帘、大棚膜 。 秋延栽培先露地后盖棚膜 。 不同季节栽培都要覆盖地膜 。
管理 。
⑴中耕松土:未盖地膜的 , 抽蔓支架前需松土3-4次 。 植株近根处浅锄 , 远根处深锄 。
⑵设立支架:用3米长竹竿搭人字架 , 在1.3米处交叉 , 用小竹竿设横架2-3道 。 设施大棚栽培瓠子 , 棚内支架高度以不刺到大棚膜为宜 。
⑶摘心整蔓:早熟架瓠子可不摘心 。 地爬瓠子宜摘心2-3次 , 需要压蔓 。 晚熟瓠瓜宜进行平棚栽培 , 在蔓上棚后留主蔓6-8片叶 , 对主蔓及子蔓即行摘心 。
⑷人工辅助授粉:在傍晚进行人工授粉 。
⑸温、湿度管理:大棚早熟栽培 , 定植后重点是保持棚内温度 , 白天揭开草帘 , 保持棚内白天温度25-30℃ , 夜晚18-20℃ 。 缓苗后保持棚内日温25℃ , 夜温15℃ 。 晴天上午棚内温度升至28℃时 , 揭膜通风 , 下午棚内温度降至28℃时闭棚 。 若棚内湿度过大 , 需加大揭膜幅度 。 棚外夜温正常达20℃时 , 可揭去棚膜 。
⑹水肥管理:定植时浇足定根水 , 缓苗后再浇1次水 。 开花结果期前 , 用腐熟粪肥、有机肥或复合肥 , 每隔5天左右追肥1次;结果期 , 每隔10-15天用粪肥或复合肥追施1次 , 同时注意控制水分和施肥浓度 , 防止化瓜;结果期后要及时浇水 , 宜在早晨或傍晚浇水 。 每隔10天用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施1次 。 每次采瓜后 , 要追肥1次 。 雨季注意排涝 。 大棚栽培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温降湿 。
病虫害防治 。
⑴物理防治:通过太阳高温晒种、温烫种子、干热处理 , 杀菌消毒;冬季冻伐土壤 , 冻杀虫卵 , 地膜覆盖杀虫杀菌 , 闷棚高温杀虫杀菌 。
⑵化学防治:
①苗期猝倒病、立枯病 。 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天喷2-3次 。
②枯萎病 。 可用70%敌克松1000倍液灌根3次 , 每隔10天灌根1次 。
③病毒病 。 及时清除病株和防治蚜虫 。 可用速灭杀丁和乐果防治 。
④白粉病 。 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4%多硫胶悬剂1000倍液 , 隔7天交替喷雾防治 。
⑤绵腐病 。 可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18%甲霜胺锰锌800倍液喷雾防治 。
采收 。
适期采收 , 花后15-20天 , 及时采收第1瓜 。 旺果期 , 采收期是花后11-14天 。 用经消毒的剪刀采收 , 同时防止污水污染 , 剔除病、劣瓜 , 整齐堆放 。
留种 。
选用具有品种典型特性、强健、抗病力强、结果早的植株的第1、2瓜留种 , 并将该株其余幼瓜、雌花全部摘除 。 坐瓜后 , 增施磷钾肥 。 种瓜需后熟后于翌年播种时取出种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