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缕凉爽的秋风吹过之时, 大雁南飞, 万物成熟, 小草则由绿变黄了, 却显得依然那么可爱, 因为它又代表了金黄色的秋季来临了 。
当寒风萧瑟, 大雪纷飞时, 小草干枯了 。 但它的根依然那样顽强的伸入大地, 积蓄着力量, 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 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这就是对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
小草的顽强生命力, 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 任凭狂风骤雨, 小草从不弯腰, 有道是“疾风知劲草” 。 对于中学生的我们, 更应该具备小草这样的精神,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 环境有多么的恶劣, 我们也不要畏首畏尾的逃脱责任, 要勇敢的挑起祖国的重担, 为民族的振兴, 国家的富强, 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7.养花人的梦读后感故事中讲了一位养花人, 他非常喜欢月季花, 在他的大花园里, 有上百个不同品种, 成千上万的月季花, 这些花儿五光十色, 婀娜多姿 。 这里红艳艳的怒放在枝头, 那么浓, 那么纯, 没有一点杂色, 好似热情的火焰;那里娇滴滴的带着露珠, 一会儿抱, 一会儿开, 如含羞的少女;微风拂过, 花枝摇曳, 花瓣飞舞, 满园的灿烂, 赏心悦目 。 养花人每天细心的照顾这些月季花, 为它们浇水施肥, 松土除虫, 来往的路人都夸赞他的月季花, 他很自豪, 也感觉生活过的非常充实 。
但是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 梦见许多别的种类花都来到了他的院子里, 有牡丹、玫瑰、水仙、杜鹃、…等等;愁眉泪睫地跟他说话, 责备他为什么只种月季而不理会她们, 只关注到月季的美却忽略了他们的娇艳 。 这让他心下茫然, 惴惴不安, 开始重新梳理和审视自己的喜好 。
8.兰花的故事羲之摹兰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 王羲之约友修禊, 选择了兰亭为修禊之所, 除“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外, 此地还盛开幽兰, 馨香扑鼻 。
同去的名士们因此而留下了“俯挥素波, 仰掇芳兰”、“微音选泳, 馥为若兰”、“仰泳挹遗芳, 怡神味重渊”等咏兰名句 。 王羲之在精研书法体势时, 更得益于爱兰 。
兰叶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 。 王羲之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 使他的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精熟的高度 。
他的书法兰画映素, 气脉贯通, 字体秀美, 错落自然, 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势、因势利导, 达到了神韵生动、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 我国元代一件稀世名瓷青花四爱图梅瓶, 有“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四幅图, 可见, 王羲之爱兰影响之深远 。
慧宗禅师与兰花的故事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 。 有一回, 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 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 。 但一天深夜, 狂风大作, 暴雨如注 。
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 第二天清晨, 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华架、破碎的花盆, 颗颗兰花憔悴不堪, 狼藉遍地 。 几天后, 慧宗禅师返回寺院 。
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 准备领受责罚 。 得知原委后, 慧宗禅师泰然自若, 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 。
他宽慰弟子们说: 当初,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 在场的弟子们听后, 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 顿时大彻大悟…… 明代皇帝与兰花的故事 明朝正德(1506—1522)皇帝南巡时, 听说浙江兰溪的兰荫山上出产名贵兰花, 便来到兰溪, 想选几株珍品带回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