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人故事( 五 )


兰荫山上兰荫寺的主持和尚有一株罕见的梅瓣兰花, 此花神韵隽永, 色彩清丽, 异香四溢 。 主持得知皇帝要上山寻兰后, 为了这株兰花不被皇帝选走, 便叫弟子将它从土中挖起, 栽在一个小香炉里 。
接着用一条长绳子绑住小香炉, 垂放到山上一口深井底处 。 主持认为此兰万无一失了 。
皇帝己上山进了寺院, 主持忙向前迎驾 。 皇帝在寺中歇了一会后便命众侍臣去选挖兰花 。
他们挖了几株回来, 但是都不合皇帝的心意 。 此时, 一股兰花的幽香飘来, 皇帝命侍臣去找散发幽香的兰花 。
众侍臣顺着幽香, 找到了藏有梅兰的古井边 。 见有一截绳子露在井外, 一个侍臣顺手将绳子往上拉, 拽出了那只小香炉 。
香气就是从小香炉里发出来的, 但是小香炉里的兰花不见了, 侍臣们带了小香炉回去复命 。 皇帝对小香炉翻来覆去地细细端详, 除有幽香外, 看不出有什么别的奇特之处 。
便宣来主持, 盘问这只香炉的底细 。 主持和尚搪塞道:用这只小香炉取井中泉水喝, 可使人双目明亮 。
皇帝听后立即命内侍去井中提回一香炉的泉水, 率先喝了, 又叫众侍臣喝 。 泉水清凉, 初喝一口, 人果然有清心明目的感觉 。
由于这口古井散发出异香, 喝上一口井中泉水, 人便清心明目, 皇帝高兴地说道:“怪也!怪也!”并命内侍取来文房四宝, 准备题写“兰荫深处有异香”七字, 谁知刚写下“兰荫深处”四字, 突然感觉头昏目眩, 腹部疼痛 。 众侍臣也个个捧腹弯腰, 叫苦不迭 。
原来大家上山时一个个大汗淋漓, 没多久又喝了井水, 冷热相冲, 因而腹部疼痛 。 皇帝无心再写, 只得草草落款, 匆匆下山 。
至今兰荫山石壁上还留有石刻:御题, 兰荫深处, 正德十四年五月十六日 。 皇帝走后, 主持庆幸那株珍贵的梅兰未被搜去, 便同弟子去井里打捞, 可那梅兰已无影无踪, 不知去向了 。
鲁迅采兰 鲁迅家里几代人都喜爱兰花 。 1933年11月14日, 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 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 。
鲁迅的祖父、父亲也都养过兰花 。 鲁迅从小就喜爱花、虫、鱼、鸟, 读书之余跟随父亲在天井和百草园广植花草 。
他曾根据自已的经验、订正过《花镜》中的某些讹误 。 稍大一点, 常约二弟作人、三弟建人至城内府山、塔山采兰 。
每年二三月份当兰花开放时, 三兄弟常去会稽山、兰渚山、箬山春游、采兰 。 1911年3月18日, 鲁迅和周建人、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 。
出发前, 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锸要大家带上 。 到了大禹陵, 浏览了禹庙、窆石亭, 就上会稽山采兰 。
后来, 鲁迅把这次经历, 写成《辛亥游录》, 刊在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上 。 关于那次会稽山采兰之事, 周建人晚年还经常提起:“老大(鲁迅)采到‘一叶兰’后, 兴奋极了, 对我说:‘老三, 我们真不虚此行!’回到家里, 我们小心地将兰花上盆种好 。
以后, 老大应蔡元培先生之邀, 赴京供职, 起初他想把兰花也一起带走, 但终因路远迢迢而未带去 。 临行前, 他特别关照我, 要把这几盆兰花种好 。
不久, 我也应聘去一所学校任教, 平时很少回家, 后来, ‘一叶兰’终于坏死 。 为了不使老大痛心, 我始终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 ”
总理赠兰 1962年, 周恩来总理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亲切地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中友好人士松村谦三先生 。 松村谦三先生致力于日中友好活动, 多次访华, 与周恩来总理成为好朋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