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怎样才能学好高一数学,学好数学( 四 )



2.2.2 正确对待考试 , 明确学习目标 。

应该向高一新生指明学习目标有两个:一个是终极目标——发展能力 , 另一个是短期目标——考大学 。 两者是对立统一 , 相辅相承的 。 升学考试 , 试题灵活性大 , 所考内容必然是中学已学的 , 这些已学的内容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 还包括创新、归纳、类比、数学建模等 。 只有按考试大纲的要求 , 巩固已学的知识和方法 , 才能顺利的通过各级别的考试 。

巩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知识积累过程 , 根据个人素质的不同 , 巩固的速度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 但环节缺一不可 。 一般都要经历的以下这些环节:

(1) 明确概念 , 熟记定理公式————记忆能力

(2) 简单应用或直接应用————实际操作能力

(3) 变式练习————应变能力

(4) 与其它知识的联系————环境适应能力 。

高一新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 , 往往太注重新奇、变化 , 不愿做第一、第二步的工作 。 造成考试时“看看都会做 , 做做都是错”的浮夸学风 。 因此 , 入学之初 , 要在思想上给新生打预防针 , 控制浮躁之心的蔓延 。

2.3 制订计划

2.3.1 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分类 , 为制订学习计划作准备

了解数学知识的分类 , 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是有益的 。 不同形式的知识学习的方法会在较大的差异 , 这是不容置疑的 。 数学知识一般被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 “陈述性知识”有时被称为“概念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相应地被称为“方法性知识” 。 陈述性知识是可以用文字、语言来描述的 。 它是人们所知道的事物状态的知识 。 例如关于二次函数性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人们如何做事的知识 , 是一系列的动作 。 例如关于应当如何根据面临的情景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知识(认知策略) 。 换句话说;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 学生只有自己亲身实践 , 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 建立亲身体验 , 领悟“思想方法”才能达到掌握的目的 。 教师要注意的是 , 当分析完程序性知识以后 , 要布置3—5题的相关练习 , 让学生操练 , 练后交流经验 , 交换检查 , 练实为止 。 学生一般在听完程序性知识分析后 , 都会说:原来是这样 , 我懂了 。 老师 , 你讲下一题吧;或者自己做别的事情去了 , 根本就不知道要自己做一遍 。 如果过一会 , 要他再做一遍 , 他会东拼西凑的折腾好久 。 会出现很多支离破碎的思路 , 有的更是无从着手 , 一片芒然 。

2.3. 2 依据个人实际 , 制定可行性计划

数学能力是靠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 陈述性知识因为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 , 属于易学易忘的知识 , 需要经常复习才能得以巩固;程序性知识属于难学难忘的知识 , 刚学的时候只要加强练习 , 体会其本质 , 一旦确立思维的形式 , 就不太会遗忘 。 但数学方法比较多 , 彼此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 只有通过反复比较 , 才能真正掌握其实质 。

计划中 , 给自己一定的要求和弹性 。 要求是:什么时候做课外作业 , 大约用多长时间;用哪本课外读物 , 每天做几个课外习题;什么时候进行知识整理;安排什么时间和同学交流 , 什么时间和任课教师交流;什么时候进行自我测试;什么时候对错题进行回顾和再认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