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是海水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 由于其生长期适中、商品价值高, 而倍受广大养殖户青睐 。 梭子蟹是启东市渔业主导产业之一,现有养殖面积约50000亩 。 近几年随着科技入户工程的开展, 养殖水平的持续提高, 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采用, 产量、效益、安全全方位提高, 促进启东市梭子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文章插图
一、典型案例
梭子蟹生态高效万亩蟹养殖区—某公司, 连续七年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丰收 。 三疣梭子蟹平均亩产量已达到100斤, 最高亩产量已达186斤 。 平均亩纯效益为5320元, 最高亩纯效益达到12670元 。
二、分析与探讨
池塘养殖模式的确定—零交换养殖模式, 因此养殖户在选择养殖模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海区环境、潮位高低、进排水条件以及自身技术等综合因素 。 因地制宜, 选择适宜自身养殖发展的养殖模式:只添水不排水 。
由于梭子蟹全人工养殖起步比较晚, 对梭子蟹相关的生活习性、饵料组成、养殖技术等方面知识欠缺, 2004年以前梭子蟹产量总是徘徊在较低水平, 高产户很少 。 传统养殖方式采取一次性放苗、一次性起捕,不论雄蟹、还是雌蟹,只要有产量就可以有利润 。 然而随着海洋资源的衰退, 外海野生梭子蟹逐年减少, 再加上市场以及广大消费者的钟爱, 梭子蟹价格逐年攀升, 尤其是膏蟹(即雌蟹性腺发育率)的价格较高 。 因此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转变养殖理念, 注重膏蟹的养殖和培育, 通过加强梭子蟹交配期间及养殖后期饵料营养强化, 使其产品品质得到提升, 从而使梭子蟹养殖走精品、高效养殖之路 。
池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几年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池塘的基础设施建设,池塘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已经摒弃了“大排大灌”养殖思路,池塘规格已经缩小到1~1.33 hm2/口,并设置双闸门,养殖过程采取适度换水、以添加水为主的调节水质的养殖新理念,使梭子蟹养殖实现了高产的可能 。 典型案例一,主要采用3口寸水泵进水,排除了受潮位高低、外海水质好坏的限制,达到了依池塘内水质变化而调控水质,保证池塘内养殖环境的相对平衡 。 典型案例二,该养殖塘经过池塘标准化改造,设置了双闸门,由于潮位比较低,小潮汛都能进水,因此,池塘内水质更新比较快,使蟹-虾-贝都适宜生长 。
池塘隐蔽物的设置:梭子蟹属于大型凶猛海产动物,具有很强自相残杀性 。 特别在梭子蟹处于饥饿状态和蜕壳期间更容易产生自相残杀,这直接影响到梭子蟹的养殖成活率 。 因此,在池塘设置隐蔽物、人工造蟹穴的方式是提高梭子蟹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 典型案例一,养殖池塘采取滩面分小块区域、设置沟壑众多、四周滩面插满竹枝,人为地为梭子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环境 。 每年起捕梭子蟹时发现, 池塘的环沟、竹枝以及滩面内小沟处蟹的密度比较高 。 另如我县西周莲花梭子蟹精养基地, 全部采用以竹枝为主的池塘隐蔽物,每年都获得高产 。 目前,该项技术措施已经在我县普通池塘推广, 均收到了很好效果 。
文章插图
苗种放养方式的转变:自繁苗种, 梭子蟹自繁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主要是在养殖池塘开展自我生态育苗、增殖、满足自我养殖生产需要的一种技术 。 该技术从2006年开始试验以来,逐渐取得突破,由于该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目前全县已推广面积近533.3 hm2 。 主要操作技术流程如下:池塘清整消毒→抱卵蟹选购→蟹笼暂养→饲料投喂→培育浮游生物饵料→幼体放散→Z1-M育苗阶段(饵料包括轮虫、豆浆、虾籽、鱼糜等)→M-C1→C2-C4(起捕部分稚蟹销售)→大规格蟹种培育阶段(养殖时间70~80d)→起捕部分雄蟹上市、起捕部分雌蟹分塘养殖→雌蟹膏蟹育肥原塘养殖→起捕上市 。 据测算,梭子蟹原塘苗种自繁成本约4 500元/hm2,养成产量975 kg/hm2以上,实现了生态、节水、高效养殖 。
推荐阅读
- 梭子蟹冬季养殖技术
- 河蟹春季养殖技术
- 河蟹蜕壳障碍病防治方法
- 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
- 河蟹池塘前期管理要点
- 河蟹暂养的死亡原因
- 河蟹水瘪子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探讨
- 螃蟹怎么混养
- 如何在高温季节养殖螃蟹
- 稻田蟹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