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胆红素偏高一定是病吗( 四 )


“阳黄”为从热化 , 与脾、胃、肝、胆有关 , 如功能失常 , 可导致内湿的生成 。 热为阳邪盛 , 正邪相搏而发病快 , 似属病毒性肝炎急性期 。 由于肝细胞发炎 , 不能摄取血中的间接胆红素加以处理使其变成直接胆红素 , 加之肝细胞内溶酶体释出β-葡萄糖醛酸酶 , 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可部分重新分解成间接胆红素返回血中 , 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高 , 如超过2.0mg% , 则巩膜、皮肤黄染 。 由于间接胆红素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 , 此时透过表皮组织观察皮肤色泽鲜黄如桔色 , 似属于中医学所说的“阳黄”类 , 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 。 如常用的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 , 其中茵陈含叶酸 , 对于肝有好处 , 茵陈主要增加胆汁分泌 , 有退黄作用;栀子有利胆作用 , 可降血中胆红素;大黄有促进肠蠕动 , 不利粪(尿)胆素原的重吸收 , 而减少肝肠循环 。
“阴黄”为湿从寒化 。 所谓“寒”为机体功能代谢活动过度减退所造成 , 使湿盛阳微 , 寒湿郁滞脾胃 , 阳气不振 , 胆液不循常道而外溢 。 发病慢 , 病程长 , 似属阻塞性黄疸 。 由于经肝脏处理的直接胆红素不能经胆道排入肠腔而返流入血 , 此时血中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 直接胆红素易透过毛细血管壁 , 初期组织黄染较深 , 为“阳黄” 。 随着病程延长 , 血中直接胆红素持续增高 , 黄疸进行性加深 , 在组织中的胆红素可被氧化成胆绿素 , 皮肤色泽晦暗 , 则属于中医学所说的“阴黄” 。 治疗原则以健脾和胃 , 温化寒湿为主;若脾虚血亏 , 则健脾补益气血 。
可见 , 中医学所描述的“阴黄”与“阳黄”分类 , 从病机、临床表现到治疗等均非常详细 。 此处从黄疸发生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还是以直接胆红素高为主 , 以及造成黄疸的原因 , 与“阴黄”和“阳黄”作一联系 , 以助进一步研究 。 但必须指出 , “阴黄”与“阳黄”是病变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 ,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

黄疸是怎么回事 ,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黄疸?
临床上把皮肤、巩膜和小便黄染称为“黄疸” , 这是由于血液中的胆红素(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多引起的 。 因为胆红素的颜色是黄的 , 所以会出现黄疸 。 那么 , 什么情况下血中胆红素会增多呢?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胆红素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过程: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 , 它们衰老死亡后 , 其所含的血红蛋白就会变成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被肝脏摄取 , 加工后就变成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由肝脏经胆管做为胆汁的重要组成部分排至胆囊 , 进食时再由胆囊排至小肠 , 帮助食物消化吸收;进入大肠后形成尿胆原、尿胆素而排出体外 。 尿胆素呈黄色 , 因此大便亦发黄 。 大肠中的部分尿胆原可被吸收到血液中(称为肠-肝循环) , 由尿中排出 。 故在正常下 , 尿中也有尿胆原、尿胆素 。 因此 ①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 , 血中的间接胆红素就会增加 , 从而引起“溶血性黄疸” 。 ②如果肝脏有病 , 不能摄取、加工间接胆红素,则间接胆红素也会增加;且肝脏有病时 , 在肝内已经形成的直接胆红素不能排至胆道 , 则会逆流到血液中 , 使血液中的直接胆红素增多 , 发生“肝细胞性黄疸” 。 ③如果胆道有梗阻 , 直接胆红素排不到肠道中 , 血中的直接胆红素也会增加 , 引起“阻塞性黄疸” 。
临床上遇到一个黄疸病人 , 首先要弄清病人是否有黄疸 , 再判断黄疸的程度如何 , 进一步明确黄疸的性质 , 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检测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 。 当胆红素含量超过正常值时 , 表明有黄疸存在 , 血中胆红素含量越高 , 就表明黄疸越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