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让丢失的年味重新回来

【过年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让丢失的年味重新回来】现如今的人,对于仪式感非常重视,在过年这种盛大而又隆重的节日里,仪式感显得尤为重要,年味的变淡,让人们希望从仪式感中找回年味,找回我们小的时候期盼的新年 。
很多人都感慨:人越长大,年味越淡 。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办年货、祭灶神、贴春联、放鞭炮、守岁、逛庙会、吃糖瓜……过年的幸福感一直牢牢刻在心中,成为一生的美好记忆 。而浓浓年味,恰恰就藏在这些极具仪式感的习俗里 。
如今的孩子,过年收的压岁钱越来越多,新衣服、新玩具随手可得……可是相比这些,我更想让现在的孩子们也能感受下传统的年味、了解老祖宗5000年传承下来的春节文化,知道过年的意义究竟何在 。
说起仪式感,人们最常喜欢引用《小王子》里的那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是会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是我们对庸常生活的复仇 。可是当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精简,到最后连对过年的期许都精简掉了,才渐渐觉得丢了什么 。

仪式感就犹如生活的调味料、情感的催化剂,它让平庸的生命显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 。例如春节回家,在当代中国,春运已经成了一种特有的春节仪式,在外打拼的游子们,最想得到的就是一张春运回家的车票,这也是过年仪式感的开端 。
过年前后,数亿中国人在一条条通往家乡的轨道上,“倍思亲”也好,“情更怯”也罢,甚至于“少小离家老大回”,可谓五味杂陈,但脚步却不曾停歇 。这恰恰是仪式感最直观的表现 。而阖家团聚、守岁拜年等仪式感的存在,在仪式感中收获的温馨,才是那些在岁月里闪着光的年味 。
所以年味并没有变淡,只是我们从收红包的人变成了给红包的人;只是我们随时都可以买新衣服,不再期待除夕那天和兄弟姐妹争着抢着先洗澡,好穿上一身的新衣服了;只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从乡镇变成城区,不再允许放烟花点鞭炮;只是我们山珍海味吃腻 。不再期待过年的大鱼大肉了 。
年味是一种感觉,无关内容,年味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不再是以前过年时最开心的人了 。只怕的是,随着老人老去,过年的仪式越来越简化,年味就真的越来越淡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