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未来 从智人到人工智能( 三 )

1950年,艾伦·图灵发表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提出了机器是否会思考的问题,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57年,第一个机器学习项目启动,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学科的诞生。受神经元理论的启发,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工智能算法被提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不断改进。
和人脑的天然神经网络类似,人工神经网络也将虚拟的“神经元”作为基本的运算单位,并将其如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一样,进行了功能上的分层。但具体到连接模式和工作原理上,二者依然有着诸多不同,所以并不能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视之。
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和波折,21世纪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一代神经网络算法在学习任务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各种图像和音频识别软件的准确率越来越高,语言处理程序的智能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因此,人类智慧的这种无止境的延伸正在改变和改造整个自然界;同时,它正在改变社会,改变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它改变了聪明的主体——人本身。

未来智能进化
从人类智能到人工智能,究竟什么才是智能?
我们知道,人的智力主要与人脑巨大的联系皮层有关。然而,这些与感觉和运动皮层没有直接关系,而感觉和运动皮层在一般动物大脑中相对较小,而在人脑中,大量的皮层神经元已经成为建造人类灵魂栖息地的砖石。人脑的语言、陈述性记忆、工作记忆等能力远远优于其他动物,与接触皮层密切相关。然而,我们的大脑一生都在颅腔中收缩,只能感知外界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也就是说,智能的本质,就是这样一套通过有限的输入信号来归纳、学习并重建外部世界特征的复杂“算法”。从这个角度上看,作为抽象概念的“智能”,确实已经很接近笛卡尔所谓的“精神”了,只不过它依然需要将自己铭刻在具体的物质载体上——可以是大脑皮层,也可以是集成电路。
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智能,理论上迟早可以运行名为“自我意识”的算法。相比于基本元件运算速度缓慢、结构编码存在大量不可修改原始本能、后天自塑能力有限的人类智能来说,人工智能虽然尚处于蹒跚学步的发展初期,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却远远大于人类。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智能,理论上迟早可以运行一种叫做“自我感知”的算法。相对于人类智能基础组件运算速度慢、结构编码中存在大量不可修改的原始本能、自我塑造能力有限,人工智能仍处于幼儿发展的早期阶段,但其未来发展潜力远远大于人类。
事实上,包括AlphaGo在内的人工智能已经证明,对于确定目标的问题来说,机器一定会超越人类。而人类不能够总是一厢情愿地希冀人工智能会永远按照人类的设想行动,心存侥幸地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做出违背人类利益之事。
但是,由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是两种不同的智能,人工智能可能具有更强的自我进化能力,在各个方面都可能超越人类。然而,人工智能没有亿万年的进化史给人类留下的刻痕,没有生物的直觉和本能,没有人类特有的激进创造力,没有非理性的独创性,甚至没有逻辑上的懒惰。
人工智能具有无法预测的随意性,但这又不是简单的随机,人工智能感到困难的地方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机器文明的发展已经是现代社会的大势所趋,而人类文明的协同发展要求我们着眼于人类对劳动分工的贡献,对机器的理性进行补充,而非试图与它竞争。只有这样做才会让我们与机器产生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化会创造价值。
虽然机器在计算和记忆方面可以远远超越人类,但就对全球宇宙的认知而言,人类完全有能力与机器一起进化。因此,在人工智能全面爆发到来之前,我们应该跳出科技本身,从人文角度为机器打造一颗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