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深大 陪伴几代人青春的索尼垮了:董事长辞职 员工“失去梦想”

不知不觉,平井一夫已经退休一个月了。
失去微笑守护者身份的粉丝开始习惯没有“大叔”的生活。吉田健一郎接手索尼的第一个月,索尼遭遇了比以往更加猛烈的舆论攻势。
在一水之隔的中国,索尼的衰落几乎瞬间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虽然三个月前发布的年报显示,索尼集团上一财年营业额达到86656.87亿日元,同比增长1.4%,营业利润达到8942.35亿,同比增长21.7%。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存活了74年的企业,确实在经历着艰难的转型。以上任何一项,如庞大的和空-孔体量、臃肿停滞的业务、盲目低效的研发,对一家科技公司来说都是灾难,而独自面对这一切的索尼似乎没有理由穿越荆棘。
相应的,全球无数索尼粉丝依然在期待王者归来。
1945年战争结束后,由伊布卡正夫在日本废墟上创建的这家企业,曾经以惊人的技术热情改变了世界。如今,当烈士暮年,激情褪去时,人民的心成了过去岁月留给他们的唯一财富。
从这个角度来看,索尼一直是一家充满“人情味”的公司。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你可以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商业教科书中找到关于索尼的故事和例子,除了他们自己出版的传记。
在某种程度上,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常规问题。
几十年来,无数管理学者不断地、近距离地观察、体验甚至解剖这个组织,只为解开沉睡在他们心中的谜团:索尼为什么会成功?

井深大 陪伴几代人青春的索尼垮了:董事长辞职 员工“失去梦想”


文章图片

从当代价值来看,索尼这样的公司似乎完全“离经叛道”。成立之初,整个创作团队没有任何商业规划,甚至不得不靠卖电热毯和味噌汤调味料维持生计;很长一段时间,这家公司依靠产品在世界上出名后,没有任何绩效考核标准。
对于无数的企业管理者来说,这一幕意味着的是一种他们梦寐以求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里,精英主义的务实效率和理想主义的浪漫自由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完美融合,企业在一面精神旗帜的指引下,乘风破浪,立于不败之地。
而创造索尼奇迹的灵魂是伊布卡雅茹。
1945年的东京,废墟一片狼藉,38岁的伊布卡正夫用19万日元现金在被炸百货公司的一个角落里租下了一间废弃的电话间,成立了“东京通信工业有限公司”,也就是索尼的前身。
在这个狂风肆虐的破旧小屋里,因为缺乏资金,团队常年物资匮乏,工具完全是自己制作的。连螺丝刀都是从战争废墟中捡来的摩托车弹簧做的。
然而,没有一个工程师抱怨,每个人都热情地去工作。
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一个非常强大的空的“手册”。
1946年5月7日,在新的东通社还没有转入日常周转资金的时候,伊布卡正夫就已经为公司制定了公开的“手册”。在这份文件中,Masaru Ibuka向他深刻地讲述了自己创办公司的初衷:
“如果能建立一个环境,让员工以强大的团队精神团结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能力,那么这种组织就能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收益,利益相近的人自然会联合起来推动这些理想。”
为此,马萨鲁伊布卡拒绝任何形式的业绩核算。他的解释是:“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就是工作本身。”
这种现在看来无异于“996是福”的言论,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当时日本引导一代人前进的动力。除了命运的偶然性,造成这样错误结果的,是伊布卡正儒不可挽回的理想主义气质。
这种气质也深深吸引了公司合伙人之一的盛田昭夫,他在40年后用一句简洁优美的话重新诠释了公司的理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