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恩 港剧《叹息桥》主创:诚实地表达故事( 二 )


与香港影视剧的黄金时代相比,如今的香港影视剧规模明显萎缩,每年超过1000万的作品越来越少。黄玉林对此持乐观态度。“其实我觉得这种情况对新编剧或者新导演都是有好处的,因为在规模小的时候,投资人更有信心找到一些新导演来拍摄。”
导演25也坦言,《叹息桥》在内地能够拿到好成绩,这个对于他们团队也好,对于香港一些新的创作者来说,都是个鼓舞。“路是人走出来的,要有人踏出第一步。当有人走了一条好像分叉路的路出来后,其实是给后人带路了。我觉得《叹息桥》的任务,就是我们去开发一些未知领域,希望后面的人可以多一些路走,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本站:《叹息桥》这部作品创作的初衷和契机是什么?
黄麒麟:四年前拍完《绿豆》之后,觉得我们的团队可以再合作开发一些新的题材,于是我们的制片人林保怡、两位导演和我成立了一个团队,然后我们就想有没有新的故事。我和25号导演谈过了。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听朋友讲故事或者分享自己的恋爱经历时,我们会发现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给我们讲不同的版本,所以我们觉得这个现象挺有意思的。然后我们讲了一个著名的地方叫“叹息桥”,他记得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在我自己的印象里,是一个关于死囚的悲剧故事,所以我们最终抓住了这一点,发展了这部剧的故事。
本站:《绿豆》和《叹息桥》这两部剧在内地和香港都有比较好的反响。不同地方的观众对于你们的作品,产生共鸣的点是相似的,还是不同的?
杨承恩:我们没有考虑要面对哪个观众,不是绿豆就是叹息桥,而是想国际化。但是我们很想表达一件事,那就是因为香港是一个小地方,我们很想讲一个关于这个小地方的故事,但是我们都想找一个故事。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所以我们倾向于写更多关于人性的东西。我们很少写本地化的东西。我们真的想写不同的种族或民族,他们的共同点是关于人性和人的内心世界。
黄绮琳:关于不同地方的人欣赏这两个剧有没有不同,我觉得有很多点大家都是共通的,比如人物的设计,人性方面的看法都是很共通的,但可能香港观众有一些文化,或者关于他们时事上的一些,与他们生活更接近的东西,可能本地观众会比较有共鸣。
本站:《叹息桥》在镜头语言上有着独特的风格,mainland China网友特别热衷于分析这部剧的构图和镜头移动,但也有观众有点不舒服。能说说这样的镜头语言的形成吗?
李绍波:我跟25之前是拍广告的,广告大概30秒一个故事,基本上,要争取每一格的画面,都要很有意思地去讲这个故事。我们把这个概念应用到《叹息桥》上面。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我们都想做到最好,有不同的视角给观众带来冲击。其实这里用的手法和角度,在其他地方的电影都有用过,但是在香港用得比较少,可能观众会觉得比较特别。
在《叹息桥》的故事中,每个角色都有非常真实的缺点和问题,每段感情都有非常真实和黑暗的一面。好奇,从个人角度看,25号导演对人性和爱情是悲观还是乐观?这些角色中有谁有喜欢的角色吗?
杨承恩:我觉得这个剧其实不是从悲观出发,是想让每个人都有反思,偏向于比较真实赤裸地把故事表现出来。同一个事情,不同的人去看,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传统戏剧是比较难去呈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这部剧就有了一个“罗生门”的结构在里面。角色方面,我最喜欢的是梁淑媛,因为她放手让她先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自己一个人承担所有的东西,她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这个人物故事,其实想说的是,无论是爱情还是什么事,如果你拉得太紧,两个人可能会受伤,有时候放手反而会比较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