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人生启发 《肖申克的救赎》与它折射出的理念维度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被后人品味后,可以永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制作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但它并没有失去它的品味和诠释价值。每次再看这部电影,都会得到认知或体验上的细微差别,这与看的心情或审视的角度有关。不可否认,这部电影充满了多重含义,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说到电影内容,可能是老生常谈,但老生常谈不代表内容已经失去了价值。影片讲述了成功的银行家安迪被控故意杀害结过婚的妻子,被法院判刑后入狱的故事。在肖申克监狱,他被犯人欺负,忍受着监狱长的“折磨”。在此期间,安迪和瑞德以及一些朋友逐渐相互了解,他的朋友也逐渐帮助他一次又一次地度过难关。影片结尾,安迪在漫长的监狱生涯中,用一把微不足道的锤子,煞费苦心地挖掘出了监狱的出路。经过精心安排,他已经完全交换了身份,把典狱长的“黑账”送到了司法部门,瑞特也如愿去岛上帮他经营酒店。
一遍又一遍的品味,片子的几个镜头都很发人深省。例如,瑞德被安置在一个大的监狱活动广场上,周围都是熟悉的朋友,他的眼睛俯视着监狱外的世界。虽然他自言自语,但他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墙就像那样很有趣。首先你讨厌他们,然后你习惯了他们。时间久了,你就会依赖他们”。这句台词和画面在我脑海里定格了很久,因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所传达的“高度制度化”在瑞特口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另外,再来一个镜头也很有意义。当典狱长得知自己的腐败行为被安迪揭发举报后,警察渐渐走近,他就要变成犯人了,他拔出手枪,子弹从他的下巴直穿他的脑袋,让画面十分尴尬。当他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焦虑地思考如何应对警察的逮捕时,影片中勾勒的人物非常生动:鉴于腐败的数额巨大,大副以前一直傲慢自大,虐待囚犯,他怎么会料到自己也会与他们勾结?
《肖申克的救赎》善于使用反讽。安迪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受中产阶级文化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成功成为一名优秀的银行家。在黑暗的监狱里,他潜心学习,帮助监狱图书馆的整体运营,最终接手监狱图书馆,成功筹集政府资金修建图书馆,赢得了典狱长的赏识。就是这种对比:灰暗的监狱和出色的安迪形成了震撼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安迪成为监狱长的会计后,有一天他溜达进了广播室,演奏了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监狱活动广场的人停下手中的活,在原地呆了很久,看着广播喇叭,让监狱有一种和谐优雅的氛围。相比之下,典狱长带领一波监狱官员被困在广播室外,愤怒地大喊。可以说,《费加罗的婚礼》体现了电影最优雅的一个维度:在狱中希望救赎,在沉沦中渴望解放。这类似于“生到死”的想法。
另一个经常被谈论的概念维度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众所周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指犯罪的受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感情,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类似于电影中的“高度制度化”。布鲁克斯,监狱的图书管理员,兢兢业业的管理着图书馆,几十年如一日,在肖申克监狱贡献了一生。但被保释后,他突然觉得自己对监狱有一种“依赖”感:他是监狱里受人尊敬的图书管理员,但在监狱外的世界里,他只是一个有前科的卑微老人。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大半辈子都在监狱里度过,被主流社会边缘化。他想回到肖申克监狱。就像瑞德说的,“一开始你讨厌它,后来你习惯了,最后你就离不开它了”。肖申克监狱彻底改造了布鲁克斯:从一个被囚禁的囚犯,内心充满了仇恨;然后得过且过,步步为营;最后,他忍受着离开监狱的痛苦,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依赖于监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