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日电视剧 抗战剧应对娱乐化:日军国军死亡数一样 拒夸张

国军抗日电视剧 抗战剧应对娱乐化:日军国军死亡数一样 拒夸张


文章图片

有一天在同一个剧组里,多出来的演员张文凤早上穿游击服,下午穿日本军装。
2011年广电总局发布通知,批评个别反战剧的娱乐化倾向。
在成为“抗日根据地”之前,横店搬迁到了很多涉及案件、服饰、谍战的战场。而政策安全最终成为资本追逐反战剧的首要因素。
“可以强调日军的残酷和凶猛,不能表现日军的军事素质”;“它们是黑色符号,没必要让这个颜色偏离”。
因《撕鬼子》剧情而广受争议的《抗日侠客》,成为很多地方收视率冠军。第二轮播了一集200万,利润翻倍;流行的反战剧利润率一般达到200%;《走向枪火》播出后,吴奇隆的价格涨到了50万集。
《五台山抗日传奇僧团》的编剧海飞甚至不想看完这部剧。他把自己的追求诉诸于他的一部小说,写日本逃兵想回家,这“很符合逻辑,也很人性化”。
八年后,《亮剑》制片人万荣再次荣膺此殊荣。2013年3月凭借女反战剧《杀狼花》获得江苏卫视年度收视冠军等四项大奖,这部反战剧也是很多地方的收视冠军。
这已经不是万荣第一次在抗日事业中获利了。作为梁健的制片人,万荣可以说是第一批掀起抗日戏剧热潮的人。“其实这不是我最想做的。”他告诉《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但这并不妨碍他知道这个行当的“诀窍”——2011年宣传“新亮剑”时,万荣在电视剧宣传册上印了一大行:“别忘了国耻!爱我的中国!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同样,更多的抗日剧被他提上日程,等待时机推出。
抗日剧正在“统治”中国观众的屏幕。2012年,中国上星频道200多部黄金档电视剧中,有70多部反战剧和谍战剧。2012年,中国批准了303部现代电视剧,其中一半以上是现代革命剧,大部分是抗日剧。“抗日奇观”、“永恒的昵称”等后起之秀,都获得200%-300%的利润。
这些各种各样的反战戏剧中有不少诞生在中国好莱坞浙江横店。2012年,横店影视城共接待150名剧组人员,其中48人参与抗战题材。每天他们在横店13个拍摄基地并肩作战,给中国人提供单一主题但很享受的产品。
在这部热闹的中国抗日剧《铸造厂》背后,是一条成熟有效的营销生产线,是一个正义凛然的爱国商业场。它是文化取向和资本追求的共同产物,同时又借用了人们特有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观——它绝不是单纯的娱乐围观者。
抗日战争最安全
“整个行业的创作者都把握不住风的脉搏,现在只能躲在反战剧里。”
范景涛练武10年,现在才真正体会到这份工作是“舔刀口上的血”。今天他在横店的工资是每天200元,但平均每天死20次:包括被弓箭射中,原地转身;被手枪射中,摔死2米;被狙击枪射中或者被大炮炸飞...
为了死得更惨烈,他最多有二十多个炸点。血袋是避孕套做的。而血浆溅了他一身,脸上嘴里全是避孕套碎片。最危险的时候,机组人员甚至让他直接站在轰炸现场。
由于缺少演员,范景涛每天都频繁地扮演这些角色。通过剪辑,他经常看到穿着八路军装的范景涛,在相反的位置杀死穿着日本军装的范景涛。
横店,浙江金华一个交通封闭的小镇,1996年因拍摄鸦片战争而出名。在随后的17年里,随着大量拍摄基地的建设,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影视城。
横店曾经是古装剧的“梦工厂”,全国三分之一的古装剧都诞生在这里。然而,随着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梁健等抗日戏剧的成功,投资抗日戏剧已成为一项安全而有利可图的业务。
横店抓住机遇实现转型。随着民国时期广州街、香港街等一批场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雇主和剧组青睐它。这里提供了重建“历史”的所有可能性:外国公司、酒吧、银行、旅馆、村庄和军营。无论是飞檐走壁,还是在街上厮杀,还是被三光扫荡,都有一个展示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