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背 花钱,在宋辽金绚烂绽放

znpaimai宋代:为花钱井喷奠基
在宋代,由于皇帝偏好倡导道教,也不排斥佛教,所以社会宗教生活丰富。市民社会的繁荣,民众对精神生活衍生物需求的增加,使花钱品种极大地丰富起来,神怪品种层出不穷,多见的有玄武二郎系列、张天师、钟馗、关王、九曜、揭钵等题材盛行,与该时期画史记载吻合。
本命星官与生肖题材广泛,契合市民社会个人需求勃兴的消费形态。庙宇在当时紧密地与市民生活挂钩,至于在宗教类花钱的流通中,庙宇是否承担了加持后的流通供给职能,目前没有确切的佐证。
宋代还流行一种受生钱,彼时宗教宣扬人出生时曾向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出生后要设道场归还。宋代的受生钱十二枚一套,一面记录多少贯,分数第几库,另一面则是人物。
宋代花钱中,博弈器具也是一个重要门类,主要是马钱与象棋子。棋史学界一致认为象棋在北宋晚期定型,市民社会选择了象棋,压倒了传统的围棋。南宋绍兴年间,洪遵在《谱双·自序》中道:“然弈棋、象戏,家澈户晓。”在南宋,棋具已经成为热门商品,《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了杭州商品有打马、象棋两用盘,李清照所著的《打马图经》里也收录了打马、象棋两用棋盘。
宋代象棋具中的铜质棋子,各地多有出土,伴生其他物件,有助断代。出土的象棋子类型大致分属开封、安义、江油三个系统,主要是对应的图形有差别,比如有的“士”为穿裙子的女侍官打扮,有的是戎装武士等。
开封出土的象棋子,为崇宁间物,直径在31毫米至11毫米间不等,棋子一面汉字,一面图形,有的正反两面都是汉字,文字写法与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所录棋谱一致:即有将无帅、有象无相、有砲无炮、有卒无兵。
中国国家博物馆保藏了四副北宋铜质象棋,每副各有三十二枚棋子,与现代象棋一致,其中一枚“将”子大于其他子。北宋末年以后的象棋子,再未有大小之别。但从北宋时传入朝鲜的高丽古象棋局,棋子大小不一,也是“将”大于其他子,可作参照。
南宋后铜棋子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明清两代都有作为游乐仿造的铜棋子出现。

鬼背 花钱,在宋辽金绚烂绽放


文章图片
宋时期关王钱

鬼背 花钱,在宋辽金绚烂绽放


文章图片
宋时期鬼王钱
打马是盛行于宋元两代的赌博游戏,两宋最为流行,陆游诗云:“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当时古人以打马为赌博,一贴多少钱临时决定,最后按所得贴算钱。元代散曲中经常提到此游戏,入明后,打马仍流行于南方,而北方对此游戏的态度比较冷落。明代中叶,南方有“走马”游戏,据说与打马有关,清代张德瀛《词征》中说:“其制略与宋异,今俱废矣。”
著名词人李清照在《打马图经》中介绍了“依经马”的玩法,基本形态是大家轮流投掷骰子,棋盘为打马图,棋子则是后代的“马钱”。马钱图形为名将、名马系列,为花钱收藏者所喜欢,藏家多有以“马王”称道者。
宋代还流行选仙钱,圆形、方形都有,有穿、无穿皆备,其主题有诗仙、棋仙、琴仙、壶中仙、拔宅仙、王母、曼倩、双成等名目,背面配有相应的五言绝句。选仙钱应是当时的一种游戏子,据记载,宋代存在一种游戏,以神仙品位、朝廷官职,或名山大川为名目,以掷色子为准,依次行进,这种游戏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当时称“彩选”,清代名目更多。
据清代赵翼《陔余丛考》介绍:“宋时有‘选仙图’,亦用骰子比色,先为散仙,次升上洞,以渐至蓬莱、大罗等列仙。其比色之法,首重绯四,次六与三,最下者幺。凡有过失者,谪作采樵、思凡之人,遇胜色仍复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