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粮优菜绿猕果花香田园综合体 引领县域乡村全面振兴

一、背景
天府源田园综合体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 , 面积36.6平方公里 。项目充分用好各级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3亿元 , 整合其他财政资金5.6亿元 , 撬动社会投资31亿元 , 成功打造以粮优菜绿猕果花香为特色的田园综合体整体 , 建成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和运行等六大体系 , 有效促进了都江堰市全域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
二、做法
充分遵循生态价值转化理念 , 创新建管运营机制 , 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 , 以田园综合体引领县域“三农”全面升级 , 打造乡村振兴的都江堰范式 。
(一)立足区域比较优势 , 精准定位发展方向
将田园综合体定位为“美丽乡村示范区、农旅融合引领区、绿色农业典范区、农村改革先行区” , 打破行政区划 , 依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条件 , 科学规划胥家镇8个社区和天马镇5个社区作为田园综合体建设范围 , 以域内红心猕猴桃、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玫瑰花特色产业种植区为核心 , 高标准规划建设“四园三区一中心”(红心猕猴桃出口示范园、优质粮油(渔)综合种养示范园、绿色蔬菜示范园、多彩玫瑰双创示范园 , 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区、川西林盘康养区和综合服务中心)8个功能组团 , 每个组团控制在2—3个社区的规模 , 差异化布局生产、生活、旅游配套设施 , 实现错位式联动式发展 。
建粮优菜绿猕果花香田园综合体 引领县域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玫瑰花溪谷
(二)创新优化组织架构 , 凝聚联动发展合力
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 组建天府源田园综合体管理委员会 , 构建“领导小组+管委会+双创中心+投资公司+合作社”五方联动机制 , 充分发挥院校、企业、合作社各自在科技、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互补优势 , 形成发展合力 。
(三)深化农商文旅融合 , 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战略 , 推动传统农业向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价值提升的乡村产业裂变 。一是巩固现代农业本底 。建成和提升高标准农田5.5万亩 , 整治渠道68公里 , 新(改)建田间道路100余公里 , 粮食平均亩产从2017年的471千克提升至2020年的498千克 , 规模化绿色蔬菜基地从2017年的3000亩提升至8000亩 。二是延伸“农业+”产业链 。在全市延伸布局田园综合体主导产业的上下游、左右岸产业链 , 吸引花蕊里灌县川芎产业园和国家农业公园等26个总投资292亿元的农商文旅融合项目签约落地 , 培育拾光山丘、向荣花里等一批农事体验、乡村度假、精品民宿等新业态 , 开发“灌米”、猕猴桃面膜等13种精深加工农产品 。三是放大农产品品牌效应 。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农业品牌体系 , 培育出天赐猕源、稻米家、圣寿源等11个优质农业品牌 , 创建85个“三品一标”、7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6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
建粮优菜绿猕果花香田园综合体 引领县域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建粮优菜绿猕果花香田园综合体 引领县域乡村全面振兴】灌区映像
(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 做优乡村发展环境
实施“以文化为灵魂、以田园为肌体、以林盘为特质、以绿道为脉络”的农村综合提升打造 , 呈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诗意栖居图 。一是优化田水林院农村形态 。通过“理水、亮田、护林、改院” , 将13公里原乡绿道和68公里生态渠系纵横交织于5万亩高标准农田 , 实现优质粮菜基地、猕猴桃园区、玫瑰花溪谷等大地景观连线成片 , 全面展现“绿道蓝网、水城相融、清新明亮”的生态格局 。二是激活闲置沉睡农村资源 。通过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等形式 , 引导农户将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等资源与社会资本、合作社等联营共建 , 盘活闲置集体资产2699平方米 , 创造集体经济收入近40万元 , 禹王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与绿沃农业公司合作将千亩“四荒地”打造成四季美艳的玫瑰花海 , 将12亩闲置宅基地打造为陌见山高端民宿 。三是弘扬千年天府灌区文化 。贯穿“文化为魂”的理念 , 深入挖掘易家大院、石龙津码头、老人桥和天马轿房唢呐等30余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 , 并依托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田园诗歌节”等重大主题活动 , 讲好本土故事 , 凝聚区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 推进地方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