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改水”变“丰收田”

【“旱改水”变“丰收田”】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李运海
稻花香里说丰年 。10月9日 , 采访人员在南阳市官庄工区官庄镇看到 , 这里种植的4000亩水稻稻穗饱满 , 稻香沁人心脾 , 一派丰收景象 。稻田的主人——南阳市官庄工区正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说:“前一段组织专家测产 , 亩产超过1200斤 , 是个丰收年呀 。”
谁能想到 , 这是今年才由旱地改成的水田呢 。
“旱改水”变“丰收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官庄镇一带原本就是水稻的传统种植区 ,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种植的都是水稻 。但是 , 随着水的短缺 , 水田逐步变成了旱地 。到九十年代 , 水稻已经难觅踪迹 , 秋季种的基本上都是玉米 。当地一个农民说:“这些地只能望天收 , 旱没水浇 , 涝没沟排 , 产量不高 。”
眼睁睁看着这些土地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 , 农民心疼 , 当地政府也着急 , 在附近搞养殖的王清正、王磊也有点心疼 。俩人想:这里离鸭河口水库不远 , 如果把水引过来改成水田、改种水稻 , 这里是不是将重现稻花香里蛙声一片的美丽、丰收景观?
说干就干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 , 俩人去年成立了公司 , 流转土地4000亩 , 并对土地进行整治改造、修建水利设施 , 准备种植水稻 。
咋种?俩人犯了难 。自己没种过水稻 , 当地农民也不会种 。
有窍门!找专家 。俩人找到南阳市水稻办 , 找到了省水稻产
业技术体系南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南阳农科院秋作物室郭俊红研究员 。
成片种植4000亩水稻 , 在南阳没有 , 在全省也没有 , 郭俊红压力也不小 。平时试验种植的都是上百亩地 , 这大面积旱改水种水稻 , 一招不慎 , 全盘皆输呀 。
别看郭俊红已经50多岁了 , 还是那种敢啃硬骨头的劲头 。
他和王清正、王磊三人一合计 , 种水稻还得科学种田 , 良种配良法 , 才能高产又高效 。
经过精心筛选 , 今年6月 , 这片田地里种上了8个水稻品种 。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安徽省培育的一个品种 , 单个品种种植了1000亩 。王磊说:“这个品种产量高 , 米质好 , 还是订单生产 , 稻谷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多两毛多 , 每亩地多收入300多元 。”
这么大面积种植水稻 , 是否挣钱?王磊坦言:不赔 , 但挣得也不多 。他分析说 , 一是前期土地整治、修建水利设施 , 投入较大;二是土地流转费用较高 , 每亩地流转费用1000元;三是从插秧到收割全部机械化 , 但水稻本身的种植成本也较高 。
如何提高效益?王磊说 , 目前看 , 今年水稻丰收已成定局 , 也说明实施旱改水种植水稻的方向是正确的 。鸭河口水库水质优良 , 为种植优质水稻提供了好的水源 。我们将逐步在官庄镇种植水稻5万亩 , 并大力发展有机水稻 , 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
如今 , 种养结合、稻米加工、农旅结合都已经开始规划 。未
来 , 这里不仅种水稻 , 还卖有机米、卖小龙虾、卖稻田风景……
编辑:王向前
来源:河南日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