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效应 关于罗生门式叙事,你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罗生门叙事”的起源
1951年是日本电影史上重要的一年。今年,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获得了第12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奖金狮奖。以此为契机,日本电影开始进入欧美市场,各大电影学院开始开设与日本电影相关的课程。
罗生门的创意始于故事的文本,电影改编自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在茂密的森林里》。在这个故事里,观众唯一能确定的信息就是一个武士死了,他的妻子被强盗强奸了,这个强盗是整个案件的嫌疑人。
除此之外,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强盗、武士的妻子、武士的灵魂和目击此案的樵夫不同而矛盾的证词。一个故事的四个版本,把人性的复杂展现到极致。
这种特殊的叙事模式,现在似乎结合了pov和非线性叙事,震惊了当时的观众。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看过这样的讲故事电影,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种叙事模式称为“罗生门叙事”。
什么是“罗生门叙事”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罗生门效应的本质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情绪、立场、兴趣去描述一些东西,而我们所描述的事件会被扭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扭曲。
基于这一现象,“罗生门叙事”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多重矛盾的倒叙
“罗生门叙事”最明显的特点是从多方视角回忆讲述一个事件,从而为同一事件创造出不同甚至矛盾的叙事。
在电影《罗生门》中,樵夫发现了武士的尸体,强盗声称他杀了武士。然而,在对强盗的审判中,武士的妻子和武士的灵魂否认了这一点,并给出了不同的证词。
至于谁对谁错,评判的标准就交给读者了。这也使得故事中的人物更加丰满,更加贴近现实;
非线性叙述
“罗生门叙事”是一种以写人而不是写事为中心的叙事方式,人是复杂的,这就使得写事变得复杂。闪回,闪回,闪前,断后,省略……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非线性叙事手法都可以用在罗生门的故事里。
【罗生门效应 关于罗生门式叙事,你需要了解的几件事】所以,即使抛开故事中讨论的深刻主题,读者只要抱着好奇的态度参与故事的解密,也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业片使用罗生门叙事的原因。
不可靠的叙述者
《罗生门》的经典之处在于,它讲述了人类行为的真相,即我们本质上是不可靠的叙述者,永远不可能真正客观公正。
这种不可靠性可能来源于人们自我保护、自我美化的无意识本质,也可能来源于故意说谎。
作为具有上帝视角的读者,他们会通过比较多个故事版本的细微差异,拼凑出不同的人物性格谱。
没有确切的事实
在《罗生门》中,作者没有对武士是谁杀的这个问题给出确切的答案,对于悬疑故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游戏。用的好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想象力空,用的不好会让读者产生困惑。
《罗生门叙事》应用案例因为《罗生门叙事》有让故事复杂化的独特效果,所以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应用案例:

罗生门效应 关于罗生门式叙事,你需要了解的几件事


文章图片
虽然这种提升会相应地削弱故事的深度,但是《罗生门叙事》利用人类的偏见所创造的神奇翻转效果还是很有效的,并且经过了尝试和检验。一个
目标
一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