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二锅头代理商 营收102.89亿,来自牛栏山的“牛”本色( 二 )


这种“稳定性”至关重要。2012年之前,同行必胜的时候,牛栏山的增长率其实并不显著;然而,2012年后,在一些企业忙于调整市场、消化库存的时候,牛栏山微不足道的增长率显得非常快。2015年11月,牛栏山酒厂厂长宋克威首次提出2020年实现100亿元规模,当时牛栏山实现了60亿元左右的销售规模。到2017年,白酒行业开始复苏,而牛栏山已经悄然快速成长了四年。在行业发展最好的阶段,牛栏山并不是增长最快的,而在行业发展最差的阶段,牛栏山也保持着相当的增长速度,是“稳牛”。
正是这四年,让这头牛摆脱了许多同行的省级葡萄酒企业。同时,2019年,其业务接近100亿元,与汾酒、顾靖等名酒企业并驾齐驱,最终跻身行业前十。

中国白酒行业的“例外”
从一个区域性的葡萄酒公司,到一个全国性的品牌,牛栏山已经完全转到了全国营销的状态。牛栏山的崛起是中国白酒行业的一个例外。
中国白酒行业基本上是两大阵营。一是少数国家名酒,是名酒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中高价位;二、区域性白酒企业。牛栏山不像其他名酒企业和区域白酒企业,走的是自己的路。它的特点是不仅是北京的强势品牌,也是国家品牌。换句话说,牛栏山是区域强势品牌和民族品牌的“二合一”:在北京,牛栏山是一个区域强势品牌的代表,几乎涵盖了从低到高的所有价位;而在北京以外,则以“老龄化”为代表,基本实现了民族化。
从区域白酒企业的发展来看,在这个“例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地方。《衰老》畅销全国各地,体现了牛栏山对市场机遇的把握,放大再放大。各地区白酒企业都在努力向外走,会采取各种措施突破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机会,要么是某个区域市场的崛起,要么是某个产品的出现。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扩大、稳定和再扩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问题。这个关键的战略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概念。
坚定的想法。2012年之前,砍掉低端产品,以推高端产品为主是业内流行的做法,牛栏山没有这么做,保留了很多包括老化在内的低端产品。宋克威认为,作为一个区域品牌,首要任务是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你,而低端产品更能承担这样的任务。注意,让消费者记住一个白酒品牌的最好方法是喝你的酒,而不仅仅是看广告。
学会放慢速度。陈酿在河北和北京畅销后,牛栏山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做法:量控。也就是说,控制老龄化的市场供给,控制市场节奏,保证渠道利润,同时加强市场管理。其实这是茅台等高端酒的套路做法,但最早是牛栏山用在一款低端酒上。数量控制保证了经销商的利益,不会因为产品热卖导致渠道利润快速下降,大大增加了经销商的积极性,在牛栏山经销商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尊重产业链中的分工,让厂商通力合作。是宋克威的另一个想法。虽然规模超过数百亿,但牛栏山的销售团队只有几十人,与其他数百亿企业几千人的规模相差甚远。牛栏山一直强调厂商之间的分工,尊重原经销商。“你开发市场,我做品牌,我提高产品质量,你开发市场,你当然受益。”所以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地区上演。牛栏山卖得好之后,很多经销商都想加盟,比如成为小区域的代理商,但是都被牛栏山拒绝了。核心原因是为了保护原代理人的权益。对原经销商利益的尊重,极大地激发了经销商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很多经销商比厂家更热衷于市场开发,同时大多数经销商也决心放弃其他白酒品牌,开始专攻牛栏山。目前牛栏山经销商80%以上专营牛栏山品牌。宋克威认为,每个经销商都有自己的团队,实际上是在做牛栏山的工作,数量极其庞大。在这样的分工下,牛栏山经销商的战斗力、潜力和活力不断得到激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