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 趣读 | 国语为什么要定北京话?( 三 )


其他汉语方言加在一起,只占汉语分布面积的四分之一,常识也很低。比如粤语分布区混杂了客家话和潮汕话,而福建话区则简单地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区,不能互通。
人口方面,使用北方方言的有8亿多人,占中国人口的70%以上。其他方言加起来的人口只有北方方言人口的一半,海外粤语人口也只有一亿左右。因此,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言基础的北方方言的权威地位不言而喻,这是北方方言能够成为国语的首要原因。
北方方言确定为国语的时候,绝大多数汉语词汇的基本读音就确定了,剩下的就是从东北、京、陆机、胶辽、中原、兰银、江淮、西南八个次方言中选一个口音(调值)。

趣读 趣读 | 国语为什么要定北京话?


文章图片

中国方言地图/维基百科
其次,要看政治文化影响。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写同一个文”。汉语的书面语统一了两千年。但由于古代的实际情况,汉语口语从来没有“谐音”。所以历代都有普通话(雅语)的说法,目的是给不同方言区的人一个共同的参照。
元朝以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在北方方言中,北京官话的地位不断加强,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江淮官话(当时的南京话),成为政治上最强大、文化上最繁荣的次方言。比如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红楼梦》,在清初(包括少数南京方言)显然是用北京话写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排除粤语、吴语等其他一级方言后,只有北京官话有资格成为北方方言中的国语。
有人说北京话虽然属于北方方言,但是北方方言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只有2000万左右,和西南官话庞大的人口相比还差得很远。

趣读 趣读 | 国语为什么要定北京话?


文章图片

2014年2月17日,北京。台湾艺术家陶晶莹在学习北京话/视觉中国方面非常笨拙
其实,北京官话之所以人口少,是因为语言学家在语言发展上人为地把北京和东北官话区分开来。其实在使用上,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出奇的一致,比西南官话内部的差异(比如昆明官话和成都官话)小很多。
能听懂北京话的人,也能无差别地听懂东北话。现在东北一大批草根艺人在喜剧舞台上有今天的优势,这和方言的便利性有很大关系。因为其他方言区的人,要想被全国接受,必须学习普通话,接受教育,而接受教育后,往往脱离基层兴趣。

趣读 趣读 | 国语为什么要定北京话?


文章图片

2012年2月4日,赵本山家乡艺术团转向演出,专场演员模仿赵本山/视觉中国
也有人认为北京官话不地道,过于简单化,受满语等阿尔泰语影响,其实不然。北京官话虽然吸收了一些满语词汇,如萨其玛、罗辑(挠痒痒),但其主体是自宋代以来的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元明时期形成了今天的风格,受满语影响不大。
方言越复杂,消失得越快
回过头来看,既然北京话成了国语,那就是势不可挡的趋势。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我们的方言几乎成了国语”的神话呢?有人说近代香港、广东的经济发展,激起了广东人的文化自豪感和野心,但这不能解释为什么四川话、中原话也有这样的误传。
其实这只是党内简单的群体心理。语言是为了交流,交流是为了相处。同组的个人会习惯性的寻找专属话题。他们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可以增强他们内部的相互认同感,更好的相处。
说同一种方言的老乡们,在谈论“难学”、“傲慢”、“厉害”的北京话时,难免会引起这种共鸣——北京话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不是因为……在那些日子里,我们要富裕得多。所以那些有一点分量的方言,比如经济发达的广东,人口众多的四川,历史悠久的关中,中原,地处中心的武汉,都会依附于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