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癌症患者,华中大团队成功研发“类器官系统”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湖北日报讯(采访人员方琳)3月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 , 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一伟带领团队成功研发类器官智能制造和高通量生产系统 , 开展产学合作 , 有望近期推向临床 , 为癌症患者提供个体化类器官构建和药物评估服务 。
据了解 , 类器官是人工器官的一种 , 是疾病研究和新药开发的利器 。成功构建人工器官 , 可以用于损伤的组织修复和器官替代 , 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目前 , 全球的类器官研究面临着一个共同难题:现阶段的人工组织依然只生存在培养皿里面 , 如何让其和人体一样承受物理压力并行使功能是一个重大难题 。要解决这一难题 , 亟待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案 。
李一伟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 留学期间已注意到类器官研究所带来的底层突破将赋能疾病模型构建、新药研发和再生医疗等领域产生跨越性变革 。2020年 , 他在武汉抗疫英雄城市的精神鼓舞下 , 放弃了海外提供的优厚待遇 , 回到母校 。
【造福癌症患者,华中大团队成功研发“类器官系统”】回国后 , 李一伟带领团队开始芯片上类器官的高通量培养 。芯片上对细胞和药物的操作往往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 一点点细微的扰动甚至一声咳嗽 , 都可能生成不同数量级的药物浓度配比 , 从而造成指导用药上的千差万别 , 而样本的稀缺性和唯一性更是要求每一次操作必须“零失误” 。团队克服重重困难 , 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 , 终于研制了稳定高效且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类器官培养芯片 。
李一伟认为 , 类器官国产化关乎国家高端医疗自主可控迫切需求 。类器官的国产研发可以把国人的组织样品和遗传信息把控在自己的手中 , 通过国产类器官的技术 , 进一步助力开发针对中国人的药物、疫苗 。
据了解 , 这项技术近期已获得国家多所智库行研报告的肯定 。
推荐阅读
- “重建”前足让患者正常行走
- 爱尔名医|徐玉敏:患者的信任是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 春季为何冠心病频发?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 早春气温多变 专家提醒:冠心病患者日常防护需注意
- 定期要做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遇上小区封控,一条绿色通道迅速为他开辟……
-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真心话
- 世界青光眼周|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管理青光眼?专家:患者要学会监控自己的视野
- 海口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田毅: 练就“文武”技能 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 72岁老母亲被查出癌症后,被迫回乡下养老
- 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椎间孔镜助力患者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