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哈贝马斯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足,那就是方法论上的规范化和抽象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突出特点是“社会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的紧密结合。在这本书里,哈贝马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方法。他一方面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提炼出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公共性”,另一方面又以这个理想范畴为规范,批判社会福利国家的公共生活方式。他强调“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意识形态因素,导致他对其现实因素的忽视或轻视,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乌托邦内涵被他搁置一旁。因此,哈贝马斯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具有很强的非历史化和理想化特征,因此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只能局限于规范层面,而未能达到预期的历史高度和社会深度。事实上,纵观哈贝马斯的整个理论体系和思想过程,这种非历史性和理想化的特征或多或少都得到了体现。这可能就是人们宁愿称他为“现代黑格尔”也不愿称他为“当代马克思”的原因。
然而,哈贝马斯在方法论上的“错误”为我们批判和运用他的理论留下了空间和便利。当代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的过程中,现代性的冲动比浪潮更强烈。政治变迁、社会变迁、文化认同危机、个体信仰矛盾,都是我们传统理论资源无法预料和难以解释和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公共性”的规范批判为我们在当代中国从事社会批判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以任何方式服从他,而是他的批判精神和技巧值得学习和实施。
最后是标题翻译问题。这本书的原名叫《斯特鲁克图旺德尔·德洛芬特利希特》。问题出在“oeffentlichkeit”这个词上。目前对汉语世界的理解比较乱,可以用“公共领域”、“公共话语领域”来形容,应该翻译成“public 空 room”。事实上,这个词涉及两个不同的层面,即社会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这与哈贝马斯的一贯思想是一致的。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Oeffentlichkeit”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个人和社区概念,是一种韦伯式的理想范式,兼具批判和操控功能;在社会层面,“Oeffentlichkeit”指的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种话语空,起着调节和修正两者的作用。在这个空房间里,个人有一种独特的身份,既私人又公共。在这里,“公”和“私”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高度统一的,也就是说,公正不是无私的,而是私的。按照我的理解,意识形态层面的“Oeffentlichkeit”可以翻译为“公共性”,而社会层面的“Oeffentlichkeit”应该翻译为“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在这本书里虽然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进行了意识形态批判,但他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将“Oeffentlichkeit”提炼抽象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以我个人主张把书名翻译成“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而不是“公共性的结构转型”。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知道能不能被大众接受。然而,根据哈贝马斯的说法,大公有私事是绝对允许的,也是绝对必要的。那么,学术隐私很可能不会被世界所容忍。
【公共领域 曹卫东关键词:公共领域】声明此图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意见,不代表本微信官方账号同意其意见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 adequacy AAAI2019 | 腾讯AI Lab详解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三大研究方向及入选论文
- 王者荣耀:斗神争霸赛,各领域游戏精英拼一把斗地主
- 宁王正面回应德云色:不想再占用公共资源了,属实真能量
- 欧美射 名枪中的精品 高精度 高颜值 专门为欧美射击竞赛领域打造的手枪
- 新冠疫情未来走向,月球将“热闹”起来,全球科学领域这些事情值得关注
- 慕思股份频频跨界运动领域 产品创新+文化引领助力睡眠健康
- a股工业龙头股 谁将是A股中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龙头股
- 应急管理条例 民生 《上海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今起实施 隔离观察人员违规将承担法律责任
- 金美玲教授:2021年度哮喘领域研究进展回顾
- 这份春节长假防疫宝典请收好,手把手教你公共场所五大防护“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