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敬 佛学:僧团的六和敬 世间的情、理、法

上一章我们讲了禅宗大师百丈淮海,他为禅宗在东方本土化后的“丛林”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即流传至今的“百丈清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原始佛教中对僧人的管理,以及他是如何做到的。佛陀在世传法时,经常跟随他的僧人多达1250人。佛祖带领如此庞大的僧团传法49年。为了避免僧团的行为和思想,佛陀制定了“六位一体”的管理方法。六和尊以平等为原则,统一和规范僧人群体的思想、言语、行为、制度、经济和观念,是佛教确立平等的一种风格,也是摒弃纷争的利器。

六和敬 佛学:僧团的六和敬 世间的情、理、法


文章图片

六和崇拜分为六个部分,统一和规范了僧团的本质和表征。戒与同道,见与悟和谐,利与平是僧团的本质。彼此生活,彼此说话,彼此感受,都是僧侣生活在一起的表象。目标一致、思想统一、利益均衡、平等和谐的僧人是佛法永恒存在的基础,这也是佛陀制定六和崇拜的首要目标。

六和敬 佛学:僧团的六和敬 世间的情、理、法


文章图片

六和崇拜是管理僧团的方式之一。僧侣团体由僧侣组成。和尚是佛法的住持。他是一个像我们一样勤奋的世界耕耘者,但和尚耕耘人的心灵,以让众生在苦难后感到幸福为己任。佛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但世人被妄想和执着所迷惑,找不到自己的佛性。因此,僧侣有必要遵循佛陀的教学方法,引导众生了解自己的真实内心,离开轮回。僧伽“延续了佛祖的智慧”,所以说僧伽是佛祖的真实生活,也就是佛家的僧宝。

六和敬 佛学:僧团的六和敬 世间的情、理、法


文章图片

住在一起
与身而居是寺院针对与僧、团体的生活方式制定的行为准则,旨在规范僧、僧和谐共处,相互尊重,杜绝肢体冲突。他的原则是让修道院的成员履行他们的职责,保持他们的职责在和平中。只有这样,寺院的管理才能顺畅无忧。其实世界上的人工作和生活都是一样的。在职场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纷和冲突。只要我们不把工作中的冲突和纠纷带入个人生活,就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噪音。
嘴巴没有重量
口头和非口头行为是指规范僧人群体的言语行为,强调不要进行无意义的辩论,避免为了私利发表言论。为了避免僧尼共同生活实践中的是非之争,佛教要求寺院成员语言清廉,无恶言秽语和纷争,谦虚有礼,言语柔和,这样就不会因言语产生分歧,更不会发生肢体冲突。世界上的人在生活中也应该有这种思维。古语有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与人之间首先要用言语沟通,懂得谦虚有礼,少说话,少评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要明白,你说多了,就输了。有时候,如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会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如果有误会,就会产生隔阂,甚至争执。
一合同曰
与乐和谐,就是要求寺院的僧尼保持同样的思想,有同样的精神,有同样的信心,有同样的理念,去理解佛教的真谛。还有一个意思是“佛法充满喜乐”。佛教徒认为,学佛最肤浅的成就是乐,因为佛教徒深信佛法可以帮助他们破玄机开悟,把苦留给乐。如果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企业的团队建设中,让公司成员团结一心,目标一致,思想统一,这样的团队能克服哪些困难呢?
戒指和同修
戒与同修的意思是僧侣和团体共同生活,必须遵守寺院制定的规章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杂念。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的集体就是没有灵魂的散沙。任何一个集体都需要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并努力去遵守,这样才有顽强的生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