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 | 享受自己独特的美

【鸣镝 | 享受自己独特的美】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鸣镝 | 享受自己独特的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 | 武雯婧
从2007年算起 , 今年已是我离开父母、独自在外生活的第十五个年头 。当家乡变成故乡 , 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联结除去日常的视频通话 , 也更多地凝结在机场车站的一次次迎接和送别中 。
在同龄人中 , 我属于比较早开始独立生活的 。记忆中尤为深刻的一个画面 , 是父母驱车几个小时 , 把年仅十二岁的我送往一所寄宿学校读初中 。彼时的我 , 自然不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 只记得老师告诉我 , 以后两周才能回一次家 。陌生的环境和同伴 , 第一次在我心中留下“孤独”的种子 。
少年时期的复杂心绪 , 如今很难再细细说明 。但我想 ,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孤独” , 离开父母悉心庇护的羽翼 , 小心翼翼地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
一位在海外留学多年的好友曾对我说 , 独居海外的七年里 , 孤独感始终很强 。这份孤独源于身份不同、语言不通 , 总之 , 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差异性 , 导致了“孤独感”的必然发生 。
鸣镝 | 享受自己独特的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可否认的是 , 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类 , 我们有着强烈的愿望成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 , 并被这个群体所接受 。我们渴望爱与被爱、懂与被懂、渴望自己的命运与他人紧密联结在一起 , 当我们无法获得这些时 , “孤独”就会随时找上门来 。
需要被同伴喜爱 , 这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但我们是否要每时每刻困于这种社会认同之中?
庄子说:“独往独来 , 是谓独有 。独有之人 , 是谓至贵 。”
是孤独让一个人变得出众 , 而不是合群 。在群体之中 , 我们总处于社会状态;只有独处时 , 我们才接近自然状态 。
社交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价值 , 但孤独却能塑造一个人的内在价值 。因为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 , 才有时间审视自我 。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 孤独是自己走向自己的过程 , 是一次难得的与自己对话的机会 。
朋友告诉我 , 尽管常常感到难以融入 , 但他并不恐惧这种感觉 。“像在黑暗大海中航行的船只 , 只要记得终点的方向 , 便不惧怕黑暗 。”
我认同他的观点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 但我们总能找到办法与它共处 。或认同、或尊重 , 而非回避和抵抗 。
社交网络上曾一度流行“孤独等级”论 , 人们将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超市称之为“孤独” 。然而 , 简单将“独自”的状态与“孤独”划等号 , 实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孤独的真正意义 。其实 , 相比通讯不发达的年代 , 现代人可以随时接入网络 , 参与社会事件讨论 , 以此来与他人保持联系 , 于现代人而言 , “独自”的状态并不难摆脱 。
但是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 ,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 , 直到最后的最后 , 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
不妥协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认同 , 不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参与程度 , 不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探索 , 享受自己独特的美 , 或许是沉溺于“孤独”中的人们最好的解药 。
图源 | 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