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世,不要逼自己合群

01
逼自己学技术 , 掌握谋生之道 。
一技在手 , 天下我有 。
农人种地 , 渔人打鱼 , 樵夫砍柴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管世道如何变迁 , 有技术的人 , 总归能“混口饭”吃 。
年少轻狂时 , 总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 想要去远方 ,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 不论前程几何 , 先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再说 。
这样的浑浑噩噩 , 终有一天会被沉重的现实唤醒 , 谋生成为最要紧的事 。
电影《东京塔》中 , 男主角“我”自小与父亲分离 , 与母亲相依为命 , 高中毕业后到东京上学但直到大学毕业 , 仍没有特定的人生目标和梦想 。没有职业、穷困、欠债、居无定所 , 一如从前依靠着母亲过活 。直到母亲患癌 , 生命时日无多 , “我”才在颓废的生活中逐渐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 才意识到要靠美术特长养活自己才是生活的出路 。
【人活于世,不要逼自己合群】看着影片中的“我” , 不禁联想到现实中的自己:自从踏出校门 , 自谋出路的压力便一直如影随形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对口的工作 , 只能顺应市场需求 , 干什么学什么 , 直到自己能胜任为止 。
梦想依旧在 , 但填饱肚子是前提 。所以 , 不要笑话那些高学历的人争相去当“快递小哥” , 竞聘街道社区的“小岗位” , 甚至甘心情愿做一名“洗车工”、“传菜员” 。
在谋生的同时 , 不放弃追梦 , 那又是更高层次的“逼自己”了 。
02
逼自己合群 , 避免被边缘化 。
人活于世 , 合群是一种本能的需要 , 但合群也需要智慧 , 需要能力 。
晚清重臣曾国藩早年为官时 , 个性凸显 , 爱憎分明 , 面对朝中为官之人的种种不作为、乱作为很是看不惯 , 常常疾言厉色 , 得罪了不少人 。皇帝虽然看重他的才华 , 但也不喜欢这种张扬自我的个性 , 一度将他冷落 。
被“赋闲”在家的曾国藩 , 又急又气 , 以致于病倒 , 他急切地需要找寻一个出口:为何自己衷心可表 , 却反受众人排挤 。
后来 , 曾国藩重读了老子的《道德经》 , 对“上善若水”有了深刻的理解 , 对“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政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尤为通感 , 他开始摈弃过去的锋芒毕露、钢铁硬汉的作风 , 说话做事开始绵柔、圆通起来 。
再一次被皇帝启用之后 , 曾国藩像变了一个人 , 他的眼里能够容得下丑陋的官员了 , 常常换位思考 , 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 必要时 , 还以“厚利”维系这些关系 , 渐渐地 , 为大家所拜服 。
一个篱笆三个桩 ,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不管一个人才华多大 , 都需要赢得周围人的支持 , 才能大展身手 。
尤其是在一个封闭的职场内 , 同事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 , 如果总是让自己像刺猬一样 , 估计没有人愿意长期合作 。
成年人 , 不妨多学点社交礼仪和社交技巧 , 以“处变不惊”的心态 , 在每一个场合都能“逢场作戏” , 栩栩如生 。
唯有如此 , 才不会让自己“落单” , 可以“心不和” , 但一定要“面和” 。
人活于世,不要逼自己合群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3
逼自己优秀 ,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有句话说:“你必须拼尽全力 , 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
成年人的世界 , 唯有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 才足以面对无处不在的竞争 , 才能抵挡得住与日俱增的焦虑 。
这或许是每一个穿梭于公交、地铁的“打工人”最切身的体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