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桂林人过年不吃年糕吧?

新年到 , 吃年糕
吃了年糕 , 节节高
这是老桂林耳熟能详的一句顺口溜
因为“糕”谐音“高”的美好寓意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进
离过年也越来越近了
你家开始准备年糕了吗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桂林人过年不吃年糕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传统“年糕”受青睐
周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桂林人 。在他的手机里保留着去年过年时 , 年糕炒腊肉的照片 。碧绿的蒜苗搭配绛紫色的腊肉 , 看上去十分诱人 。
周先生说:他家每年过年都要吃年糕 , 而用年糕炒腊肉和青蒜 , 是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硬菜” 。到了大年初一 , 家里人还会用甜年糕煮红糖水 , “一碗下去暖心又暖胃” 。
新年吃年糕 , 是桂林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 。
80后的小李还记得 , 小时候过年 , 她最喜欢看村里的人打年糕 。用手指从石臼里挖一小团 , 沾沾白糖塞进嘴里 , 又甜又软糯 , 这成为她童年的美好记忆 。
当了妈妈的小李现在在桂林生活 , 每逢过年她都会托人从平乐老家带几坨年糕过来吃 。“新年吃年糕 , 芝麻开花节节高 。”她对上幼儿园的儿子说 。
陕西人邢先生在桂林求学 , 毕业后定居桂林 。有一年单位年终聚餐 , 同事专门找人定制了一个松糕 , 吃起来甜甜糯糯的 。邢先生说 , 他理解甜蜜的松糕的寓意是来年顺利 , 甜甜蜜蜜 。
桂林人小张的“年糕”名单上 , 有两个 。小张的丈夫是湖北人 。按照丈夫老家的习俗 , 鱼糕是过年必吃的一道菜 。
小张在丈夫的推荐下 , 吃过一次鱼糕后 , 就爱上了鱼糕松软鲜香的味道 。“后来 , 我家过年就有鱼糕和年糕 。一盘老公吃 , 一盘我爸妈吃 。”小张说 , 两地的美食在她家的餐桌上融合在了一起 。
1月10日至12日 , 采访人员走访西门菜市、乐群菜市和一些制作年糕、松糕、鱼糕的商家 , 了解到今年“年糕”订购火热 , 前来下单的大多都是已经成家的中青年 。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桂林人过年不吃年糕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心广场附近的黄女士平常就卖松糕 。她说 , 日常顾客大多是逛街的年轻小姑娘和附近的上班族 。这几天年味渐浓 , 已经有20多位顾客找她下单 , 预定整个松糕 , 用来聚餐的时候大家一起分着吃 。
湖北宜昌人的谭心婷在象山区万福路经营一家农家乐 , 另外她还卖鱼糕 。这几天 , 她接到的鱼糕订单有七八十斤 。来向她订购的顾客有在桂林生活的湖北人 , 也有桂林人 。
“和桂林的传统类似 。在我们湖北 , 过年就要吃鱼糕 , 因为‘糕’的谐音‘高’ , 代表步步高升 。”谭心婷认为 , 传统美食和美好的寓意相结合 , 是这些“年味”备受青睐的原因 。
“年糕”做法有讲究
常年做年糕的商家和市民都说 , 桂林的年糕就像桂林米粉的卤水 , 每一户做出来的年糕 , 虽然形似 , 但口味、口感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味道 。
生活在蚂蟥洲的阳桂妹一家做了20多年的年糕 。除了自己过年时吃和送亲朋好友外 , 偶尔她也会接到饭店和单位的订单 。
阳桂妹介绍 , 桂林的年糕有两种口味 , 甜味和咸味 。在工业不发达的年代 , 制作甜味年糕和咸味年糕之前 , 都要用石磨、石臼研磨糯米 , 现在可以用机器替代 。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桂林人过年不吃年糕吧?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