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勒起飞村的四十年

家里开始种烤烟那年 , 何连锋刚满6岁 。
1982年年初的一天夜里 ,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一镇起飞村起飞村民小组(时为起飞生产队) , 昏暗的马灯下 , 何连锋的父亲何光兴和村里另外几名汉子一壶包谷酒就着几碗只有少许油星的菜 , 作出了一个决定——几家人约着种烤烟 。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若是失败了 , 眼下尚可维持温饱的日子 , 可经得起这个“折腾”?
“难道要一直穷下去?”面对不少村民的质疑 , “马灯夜谈”的几户村民 , 信心比铁还硬 。
40年来 , 在党的好政策下 , 起飞村三年小改变 , 五年大变样 ,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 变成了一个富裕村 。
云南弥勒起飞村的四十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小楼林立的起飞村 。邓楚瑜摄
“穷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从弥勒市区来到起飞村 , 得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半个多小时 。
虽然弯多路远 , 但一路上风景如画 , 连绵的群山上 , 青翠的云南松长得郁郁葱葱 , 迎着冬日的暖阳 , 一幅美丽的画卷尽收眼底 。
入村 , 鳞次栉比的小楼一幢连着一幢 , 窄窄的村道上 , 村民们进出的小汽车经常要找宽敞处互相让行 。
何连锋家就在村里的公共停车区域旁边 。进院 , 一幢贴着米黄色瓷砖的二层小楼很是漂亮 。“以前的老房子就建在这个位置 , 土坯墙、木窗子 , 住了几代人 。”何连锋说 , 彼时的起飞村 , 穷到一间砖瓦房都找不出 , 清一色的土坯房里 , 许多人家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纯纯的大米饭 , 平日吃上用包谷面掺和着少许大米做成的杂粮饭 , 已是村里的富裕户 。
1982年年底 , 何家种下的烤烟带来了1000多元收入 , 拿着这笔钱 , 一家人很是高兴 , 何光兴更是激动地说:“穷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第二年 , 弥勒市(时为弥勒县)烟草部门成立 , 从此 , 村民们种植、交售烤烟有了“引路人” 。此后的时间里 , 在何光兴等人的示范带动和当地烟草部门的帮助指导下 , 村里的其他人家也跟着种起了烤烟 , 铆足了劲向穷日子“宣战” 。
依靠种植烤烟 , 何家不用再为吃穿犯愁 , 何连锋兄妹三人没有再像上辈人那样与教育无缘 。1997年 , 何连锋参加了高考 , 但因发挥失常没能考取大学 。“家里供得起 , 就是自己考不上 , 怨不得谁 。”说起当年 , 现已是起飞村小组长的何连锋笑言 。
在乡亲们的日子好起来的同时 , 当地烟草部门也持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
何连锋记得 , 村里刚种烤烟那几年 , 因为条件简陋 , 西一镇(时为西一乡)的烟叶收购站还没有固定工作场所 , 一到收购季节就要四处租房子当作仓库 , 乡亲们交售烟叶很不方便 , 工作人员也累得够呛 , 因为一天的收购结束后 , 他们还要负责打烟包、装车 。
此后 , 当地烟草部门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 , 也积极改进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模式:推行“膜下小苗”移栽技术 , 在大大提高抗旱移栽效果的同时 , 降低乡亲们的生产成本;帮助乡亲们将土烤房换成了先进的卧式烤房 , 想方设法降低烘烤损失;组建专业化运输队、推行“约时定点”收购模式 , 让村民轻松交售……“过去交售一次烟叶 , 短则三五天 , 长则十多天 , 现在好了 , 最多1个小时就搞定 。”何连锋说 。
40年过去 , 起飞村已今非昔比 。眼下 , 全村280余户村民中 , 建小楼的超过80% , 有小汽车的不少于四分之一 , 更可喜的是 , 村里近5年来有30多个娃娃考上了大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