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进食/鲠喉意外 抢救关键5分钟

专心进食/鲠喉意外 抢救关键5分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人有句老话:“食不言寝不语” , 意即进食时不要说话 , 以免影响消化 , 而睡觉前也不要与人交流 。进食时不宜说话确是至理名言 , 以免发生鲠喉意外 。有耳鼻喉专科医生指鲠喉可大可小 , 处理不当有可能夺命 , 并须把握意外发生后首五分钟进行急救 , 鲠骨只要及时治疗 , 应无大碍 。\大公报采访人员陈惠芳
早前接连发生几宗严重鲠喉致死意外 , 耳鼻喉专科医生黄德彰表示 , 当中有两名患者在留医数日后不治 , 更有送院抢救后证实不治的个案 , 因鲠喉意外发生后首五分钟为急救黄金时间 , 有急救基本知识的人在场可把握时间救人 , 没有的话就要自救 。若平日进食时经常鲠喉 , 小心有吞嚥困难的问题 , 或是神经疾病、中风等征兆 。
丸类/软滑食物高风险
采访人员翻查资料 , 过去曾有人因被鲍鱼、面包、墨鱼丸等食物鲠喉而入院 。黄医生说:“丸类食物如牛丸、肉丸、鱼蛋、墨鱼丸 , 甚至日式的大件牛肉切片、大粒牛肉粒 , 均有造成鲠喉的可能 。发生鲠喉如不立即施行急救吐出异物 , 会导致脑缺氧 , 非常危险 。软滑食物同样有鲠喉风险 , 如面包因进入喉咙会发胀 , 便有鲠喉的可能 。老人家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吞嚥困难 ,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 , 他们可选择糊餐 。”
相对而言 , 鲠骨危险性低于鲠喉 , 他指因为骨卡在喉咙没有即时性命危险 , 并说:“鲠骨常见于吃鱼时 , 因有些鱼骨幼细如针 , 进食时稍一不慎便会鲠骨 。进食时被鱼骨刺伤 , 如没有接受合适的急救处理和治疗 , 有机会导致发炎和溃疡等 。坊间有不少急救法 , 包括立即尝试咳出鱼骨和吞口水 , 但勿以吞饭或饮大量水试图带走鱼骨 , 此举会令鱼骨愈推愈入 , 愈插愈深 。当事人在接受急救后 , 如仍有针刺的感觉 , 则需要求医处理 。”
【专心进食/鲠喉意外 抢救关键5分钟】黄医生指鲠骨处理不当 , 或会导致伤口发炎、化脓、溃疡 , 严重会刺穿附近器官 。他续说:“求诊时医生会先对鲠骨者作适当麻醉 , 然后用仪器撑大喉咙 , 以便看清楚咽部情况 , 过程中 , 病人或会感到轻微痛楚 , 亦可能作呕 。如能确认鱼骨位置 , 医生会立即取出鱼骨 , 否则会先处方消炎药 , 继而转介鲠骨者至耳鼻喉科或外科专科医生 , 作进一步内窥镜检查或食道检查 , 并取出那条骨 。成功取出后 , 病人基本不需要后续处理 。”
他强调 , 鲠喉的急救方法同样是不宜饮水或吃饭 , 否则亦可能将食物愈推愈入 , 更甚者会令水直接进入肺部 , 后果严重 。
按压胃/拍背催吐食物
黄医生说:“鲠喉者需要在场人士帮助进行急救 , 按压胃或拍背令他们吐出异物 。另外 , 可将伤者向前倾 , 从后用双手环抱其胃部 , 用力按压 , 利用压力令他将食物吐出 。若现场没有人帮手 , 自救方法是站在椅背后 , 手握拳头放在椅背高处 , 胃部压向拳头 , 用力向上按压 , 每隔五秒按压一下 , 将食物吐出 。伤者吐出食物后能说话 , 问题便不大 。若出现昏迷便需进行心外压 , 并叫救护车将他送院 。”
黄医生更言 , 鲠喉并非只发生在儿童身上 , 成人也不时出现意外 , 中风患者因吞嚥困难 , 鲠喉风险亦高 。成人进食时不专心多说话 , 兴高采烈 , 就有可能鲠喉 。要预防意外 , 注意吃慢一点 , 进食时别多说话 。
此外 , 根据食物安全中心资料 , 幼儿的呼吸道和食道幼细 , 咬碎或咀嚼食物的技巧尚未成熟 , 当进食较难咬或较难咀嚼的食物 , 如“边食边玩” , 稍不留神 , 食物便可能卡在咽喉引致窒息 。因此小朋友进食时宜“坐定定” , 并慢慢咀嚼 。至于长者进食时 , 照顾者须留意有没有异样 , 如长者饮水时经常呛到、咳嗽 , 可能是吞嚥出现问题的迹象 , 有需要时 , 长者宜转吃糊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