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的烂梗王一个接一个,只有她笑到了最后( 二 )


文章图片
差不多长这样
搜索微信群聊你会发现 , 家人们同样是今年最多的口癖 ,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商务工作群 。
取代了去年的“集美们” , 00后社牛同事上班第一天就在工作群里逮谁都喊家人;
甲方乙方这种被万年吐槽的“死对头”关系 , 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实os , 也纷纷客(jiǎ)客(mó)气(jiǎ)气(yàng)地问候起了彼此“家人们”;
至于本部门浓眉大眼的领导 , 只要每次她一发“家人们”表情包 , 我就知道——好家伙 , 这是要催我进度了 。
过气的烂梗王一个接一个,只有她笑到了最后
文章图片
不管是闺蜜好友群 , 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 好像一叫“家人们”马上就能把大家关系拉得很近 。
堪称是网络一线牵 , “一声家人们 , 双泪落君前 。 ”
02
年度第一热梗王
从嫌弃到真香
最早“发迹”于网红直播间 , “家人们”在刚出圈时也曾被不少年轻人嫌弃土味 , 视作昙花一现的存在 。
谁成想很多人用着用着发现 , 居然脱敏了 。
从2022年2月开始 , 在家刚过完年的打工人 , 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冬奥会 。
红到发紫的冰墩墩 , 打响了互联网“家人们”进化之路的第一枪 。
一帮耗尽了人脉还是搜罗不到墩墩的网友 , 开始在全网跟陌生人“攀亲带故” 。
3月份 , 一首《本草纲目》一响起 , 所有朋友圈就齐刷刷开始约跳 , “家人们 , 今晚有人刘畊宏吗?”
再到5月 , 王心凌的回忆杀“爱你”一出 , 所有DNA动了的人都被盖戳为“是有过同款童年”的家人 。
过气的烂梗王一个接一个,只有她笑到了最后
文章图片
而6月份新东方的直播间、10月份全网爆火的组局围炉煮茶——
11月无数好友群纷纷跟老球迷取经 , “家人们 , 这场押谁!”
整整一年下来 , 这三个字以星火燎原之势 , 包围了所有人的社交圈 , 活成了输入法常用词的存在 。
过气的烂梗王一个接一个,只有她笑到了最后
文章图片
深挖这些大型热点事件出现的场景 , 我们不难发现 , 它们和“家人们”的共通之处——是社交 。
曾经 , 无数小镇年轻人塞上耳机 , 耳边循环播放着歌曲 , 坐上离乡的火车或飞机 , 去钟爱的大城市漂流 。
可以钢枪不入、可以软硬不吃 , 在公司和客户撕、和领导呛话 , 在大厦高楼里喝咖啡、点香薰 , 看日落日出 。
然后在一个个独自加完班的凌晨 , 打上车驶入这个城市的茫茫夜色 。
转头看 , 万家灯火闪烁 。 再一眨眼 , HappyNewYear , 一年又过去了 。
过气的烂梗王一个接一个,只有她笑到了最后
文章图片
再回眸 , 惊觉自己在这里 , 好像没有底 , 也没有根 , 除了猫只剩独自一人 。
不是不渴望有新朋友的 , 像家人那样的朋友 。
只是人难免紧张戒备 , 没时间也没多余的精力 , 再去建立一段新的关系 。
过气的烂梗王一个接一个,只有她笑到了最后
文章图片
毕竟 , 自打真正踏入生活的洪流后 , 我们连过去最要好的朋友 , 也没有契机再去叙旧 。
可在今年、也恰恰是今年 , 我们却有了更多的理由 , 更需要、也不得不主动发起一些建交 。
她发了条朋友圈:“吃点啥能缓解吞刀片 , 请家人们给点方子 。 ”
过气的烂梗王一个接一个,只有她笑到了最后
文章图片
一分钟后 , 隔壁组同事发来了一条私信 , 再然后 , 她收到了闪送来的抗原和布洛芬——同事家也只剩一盒 , 硬是拆了一半给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