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华中农大团队找到控制鱼刺生长的基因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烦恼:鲫鱼好吃,刺太多;鳊鱼肉嫩,易卡喉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团队“创制”出了第一代(F0杂合体)少刺鳊鱼、草鱼,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培育出真正无刺的常见家鱼(F2纯合体),实现餐桌上吃鱼无忧 。
文章图片
四代科学家接力研究鳊鱼
鱼刺学名叫肌间骨,是由肌膈中的肌腱骨化而来 。其实古今中外人类驯化养殖的淡水和海水鱼类,比如欧洲人圣诞大餐必备的鲤鱼,美国人大量消费的鲑鱼,巴西人爱吃的亚马逊河鱼,大多都是有刺的,“不过一个文化选择”,高泽霞解释说,“外国人喜欢加工鱼片,中国人喜欢烹饪整鱼,使我们多了吃鱼的快乐,也多了卡刺的风险 。”
我国一千多年的淡水养殖培育了优良水产品种,几大家鱼草、青、鲢、鳙、鲤、鲫、鳊等产量占鱼类总产量的50%以上,也都存在数量不同的鱼刺 。那么鱼刺又从哪里来的呢?高泽霞教授笑着说,从形成来源上看,鱼长刺其实就和人类长骨刺一个道理 。
鱼刺除了在食用中的麻烦,也是大规模机械化加工的重要障碍 。难怪有人将“鲥鱼多刺”列为“人生几大恨”,常见的家鱼如果能少刺、无刺,也是餐桌旁、鱼塘边人们的共同心愿 。
12月18日,采访人员在华中农业大学基因楼采访了高泽霞教授,听她谈起以“无刺鱼”为攻关课题的来龙去脉 。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四代科学家一直以鳊鱼为研究对象,“武昌鱼”就是由第一代科学家易伯鲁老先生定名的,它也是湖北省的“名片” 。数十年来,经过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在鳊鱼的繁殖、生长、病害、营养、养殖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其中王卫民教授团队培育出“华海1号”等品种已经占到了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满足了消费市场的产量需求 。
【科学探索|华中农大团队找到控制鱼刺生长的基因】2012年,博士毕业不久的高泽霞面临的一个课题“转型”便是如何让鳊鱼不仅高产提质,在鱼塘里受欢迎,还能在餐桌上受青睐 。她选择了让鳊鱼有刺变无刺 。她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吃有刺鱼,我其实也被鱼刺卡过,还上过医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所以我想,现在分子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都在发展,正好利用这些技术,培育出无刺鱼,可能是将来大宗鱼类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
有的鱼有刺,有的没刺,有的刺多,有的刺少,在于有一个或几个关键基因调控着它们 。所以“创制”无刺鱼的关键就是找到调控鱼刺生长的起主要作用的基因(主效基因) 。
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之前研究鱼刺,大多是从形态、表型方面关注,遗传、分子调控方面几乎是空白 。
高泽霞教授向采访人员描述了寻找鱼刺基因分子表达的情形:他们将每一根细刺从鱼身上小心翼翼挑出来,剔掉结缔组织,在降解之前,快速放进液氮保存,再快速提取RNA,快速进行基因表达 。说是快速,将鱼刺一根根从鱼身上挑出,再到基因表达完毕,整个团队足足花了三个月时间才提出了高质量的鱼刺RNA 。他们最终筛定出候选的近50个基因 。
正因为这次“挑刺”的程序非常专业、准确,改进了提取RNA的方法,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全面鱼刺基因表达,高泽霞就此申请了鱼刺研究中的国内第一个专利 。
文章图片
- 科学探索|科学家研发毫米级机器人 可实现人体内靶向给药
- 科学探索|野生蝙蝠被发现可在4年后识别跟食物奖励相关的铃声
- 科学探索|盘点大自然6种能使身体部位再生的动物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的光学舱: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投入科学运行
- 科学探索|科学家发现了本质上不会衰老的物种
- 科学探索|问天实验舱器箭组合体今天进行垂直转运
- 科学探索|新研究揭示了大象是如何避免癌症的
- 科学探索|一种新开发的抗生素被发现可以杀死耐药性细菌
- 科学探索|增材纺织法造出人工心室模型
- 科学探索|MIT团队找到改善工业沸水工艺的方法